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过滤器官,每天过滤血液,排出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当肾脏因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时,血液透析就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1.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简单来说,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特殊设备净化后,再把干净的血液回输到体内,帮助患者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
血液透析主要依靠三种方式净化血液:
(1)弥散。透析过程使用半透膜,膜上有微小孔隙,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是小分子。透析时,血液和透析液在半透膜两侧流动,由于血液中废物浓度比透析液高,这些废物就会从血液侧穿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
侧,从而被清除。(2)对流。对流主要清除中分子物质,在透析过程中,通过在半透膜两侧施加压力差,使血液中的水分快速通过半透膜流向透析液,同时像β2~微球蛋白这类中分子废物会随着水流一起被带出体外。(3)超滤。超滤的作用是去除血液中多余的水分,透析时,通过调节透析器两侧的压力,让血液里多余的水分透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设定超滤量,帮助患者减轻水肿,控制血压。
3.血液透析需要哪些设备?
(1)透析机。透析机是血液透析的核心设备,它能精确控制血液流量、透析液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透析机还具备监测功能,实时监控透析液浓度、跨膜压、静脉压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警报,保障透析安全。(2)透析器。透析器也叫“人工肾”,由半透膜组成。不同透析器的膜面积、膜材料和孔径大小不同,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常见的膜材料有聚砜膜、醋酸纤维素膜,其中聚砜膜生物
相容性好,溶质清除能力强,应用较为广泛。(3)透析液。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细胞外液相似,含有钠、钾、钙、镁等离子以及葡萄糖、碱基等物质,透析液的作用是为溶质清除提供浓度梯度,并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透析液需严格按照标准配方配制,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4.血液透析的流程
(1)建立血管通路:常见的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静脉连接,使静脉动脉化,为长期透析提供稳定通路;中心静脉置管适用于紧急透析或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一般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2)连接设备:将患者的血管通路与透析机的血液管路相连,同时连接透析器和透析液管路,确保整个透析系统密闭、无泄漏。(3)开始透析:设定透析参数,血液流量一般为每分钟200~300毫升,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毫升,透析时间通常为4小时左右,启动透析机后,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循环,经过透析器完成
净化后,再回输到体内。(4)结束透析:透析完成后,先停止透析机,断开血液管路与患者血管通路的连接,对血管通路进行妥善处理和护理,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
5.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要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保持血管通路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压、碰撞,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定期检查内瘘是否有震颤、杂音,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监测透析效果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关键治疗手段,虽无法完全替代肾脏的全部功能,但通过规律透析和科学管理,许多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回归社会正常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