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医患沟通那些事儿:实用技巧助你顺畅交流

作者:邓昆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门诊部 发布时间:2025-03-21 15:17:411014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医生和患者,关乎着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让医疗过程更加顺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那些实用的医患沟通技巧。

1.医生的沟通技巧。(1)热情接待,建立良好开端。当患者走进诊室,医生的一个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都能让患者感到温暖,放松紧张的情绪。医生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为后续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2)耐心倾听,全面了解病情。耐心倾听是医生沟通的关键。患者叙述病情时,可能由于紧张或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表述不够清晰或有条理。医生此时要保持专注,不打断患者,用眼神和点头等方式给予患者回应,鼓励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症状。只有全面了解病情的来龙去脉,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3)通俗表达,确保患者理解。医学术语专业性强,患者往往难以理解。医生在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如,将“心肌梗死”解释为“心脏的血管堵

塞了,导致心脏的一部分没有血液供应,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借助比喻、实例等方式,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4)尊重患者,关注情感需求。患者在患病时,不仅身体承受痛苦,心理上也会有各种担忧。医生要尊重患者的感受、意见和选择,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例如,当患者对某种治疗方案提出疑问时,医生不要急于反驳,而是耐心倾听,给予合理的解答和建议,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5)给予信心,鼓励积极面对。疾病常常会让患者感到恐惧和无助,医生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通过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用肯定的语气鼓励患者,如“这种病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我们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很多和您情况相似的患者都恢复得很好,您要有信心”,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2.患者的沟通技巧。(1)提前准备,条理清晰讲述。患者在就诊前,可以将自己的症状、发病时间、变化情况以及过往病史等整理清楚。就诊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向医生讲述,这样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2)积极提问,消除心

中疑惑。如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案、用药等方面有任何疑问,患者要及时提出。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担心麻烦医生而把问题憋在心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治疗。(3)尊重医生,理性沟通交流。医生是专业的医疗人员,患者要尊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沟通中保持理性和冷静,即使对治疗方案有不同意见,也不要情绪化或强行要求医生改变方案。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医生探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共同寻求更合适的解决办法。(4)如实告知,避免隐瞒信息。患者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所有情况,包括生活习惯、过敏史、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等。隐瞒信息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导致误诊或治疗不当。例如,患者正在服用某种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保健品却未告知医生,就可能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3.特殊情况的沟通技巧。(1)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患者可能因为病情严重、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情绪激动。医生此时要保持冷静,先安抚患者的情绪,如“我理解您现在很着急,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

”。待患者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2)面对复杂病情的沟通对于复杂病情,医生需要用更详细、耐心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可以借助图表、模型等工具,帮助他们理解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同时,要充分说明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3)跨文化沟通在一些多元文化环境中,医患之间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医生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调整沟通方式,确保信息准确传达。(4)借助科技手段促进沟通。如今,科技为医患沟通提供了更多便利。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让患者随时查询检查报告、预约挂号等。医生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疑问。此外,远程医疗技术还能让专家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拓宽了医患沟通的渠道。

总之,医患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掌握这些实用的沟通技巧,能够让医患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增强彼此的信任,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