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犹如两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如果对这两种疾病管理不善,很可能会“拖成”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健康危机。因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务必提高警惕,科学管理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1.冠心病、高血压如何“拖成”心衰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的冠状动脉如同为心脏供血的“高速公路”,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就会使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长期心肌缺血缺氧,会让心肌细胞受损、死亡,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下降。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在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心脏无法将足够血液泵至全身,心衰就可能找上门。
高血压则像给心脏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正常情况下,心脏将血液泵入血管,血管承受一定压力维持血液流动。而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压力持续升高,心脏每次泵血都要克服更大阻力。长期如此,心脏肌
肉会代偿性增厚,起初这种增厚能维持心脏功能,但时间一长,心肌细胞会出现纤维化,心脏弹性减弱,最终发展为心室扩大、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引发心衰。
此外,冠心病和高血压还会相互影响、恶性循环。高血压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让冠心病病情恶化;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又会削弱心脏功能,使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高血压。二者共同作用,极大增加了心衰发生风险。
2.冠心病、高血压“拖成”心衰的常见原因
(1)治疗不规范:部分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有的患者自行增减药量,甚至停药,导致血压、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稍有下降就擅自停药,结果血压反弹,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2)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中并不少见。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酗酒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高盐饮
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代谢减缓,肥胖、高血脂等问题接踵而至,进一步损害心血管系统。(3)忽视病情监测:一些患者不重视定期体检和病情监测,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例如,冠心病患者没有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无法及时了解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的情况;高血压患者不定期测量血压,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等到出现明显的心衰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较为严重。
3.如何预防冠心病、高血压“拖成”心衰
(1)规范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对于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改善心脏功能。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同时,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如需调整治疗方案,应先咨询医生。(2)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是首要任务,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也有助于减少对心脏的损害。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此外,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3)定期监测病情: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损伤标志物等,以便及时了解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的变化。高血压患者要每天测量血压,记录血压数值,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无论是冠心病还是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疑似心衰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疾病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因一时疏忽而“拖成”心衰。通过规范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病情,能够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