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作为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急性脑血管病,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生命。在急诊医学领域,快速识别脑出血的早期信号,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将深入剖析脑出血的急诊信号,为大众提供一份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指南。
1.脑出血:不容小觑的“健康杀手”
脑出血,简而言之,即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见病因涵盖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占比最高,长期高血压致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弹性减弱,在血压骤升时,血管易破裂出血。脑出血的危害极大,出血形成的血肿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即便患者幸存,也可能遗留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2.脑出血急诊信号:精准识别,刻不容缓
(1)突发剧烈头痛。突发剧烈头痛是脑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头痛往往毫无征兆,呈爆裂样或炸裂样,疼痛程度远超普通头痛,且持续不缓解。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常见头痛不同,脑出血引发的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例如,患者可能在正常活动时,突然感到头部像要炸开一般,同时伴有强烈的恶心感,频繁呕吐。(2)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脑出血病情危重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嗜睡时,患者虽能被唤醒,但反应迟钝,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昏睡则难以唤醒,需强烈刺激才有短暂反应;昏迷时,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密切相关,脑干等重要部位出血,即便出血量不大,也可能迅速出现深度昏迷。
(3)肢体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偏瘫是脑出血常见症状。患者可能突然感觉一侧手臂或腿部无法抬起,行走时向一侧偏斜,拿东西时掉落。这是由于出血压迫或破坏运动中枢或其传导通路,导致相应肢体肌
肉失去神经支配。例如,患者原本能轻松完成穿衣、拿筷子等动作,发病后却突然无法完成,甚至一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4)言语障碍。言语障碍表现为失语或言语不清。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听懂他人言语,但自己无法清晰表达;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所说内容杂乱无章,无法理解他人言语;命名性失语,患者能描述物品用途,却叫不出物品名称。言语不清则是发音含糊,难以听懂。这些症状提示大脑语言中枢受累。(5)视力视野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复视或视野缺损。视力模糊表现为视物不清,眼前发黑;复视即看东西出现重影;视野缺损则是视野某一部分出现缺失,如只能看到前方物体,两侧或上下视野缺失。这是由于出血影响视觉传导通路或视觉中枢。
3.突发应对:争分夺秒,科学施救
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上述脑出血急诊信号,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拨打急救电话:迅速拨打120,清晰告知患者症状、地址,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救援。
(2)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
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3)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除非处于危险环境,否则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加重出血。(4)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避免血压进一步升高。
4.预防为先:远离脑出血“陷阱”预防脑出血,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1)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2)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3)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者,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早期发现脑血管病变,及时干预。
结语
脑出血虽凶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急诊信号,掌握科学的应对和预防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争取生机,守护生命健康。让我们提高警惕,重视脑出血的防治,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