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意外摔倒等原因,上下肢骨折时有发生。
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会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那么,关于上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我们究竟需要了解多少呢?
1.上下肢骨折康复护理的基础知识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上下肢骨折后,除了接受必要的复位、固定等医学治疗外,康复护理同样不可或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在骨折愈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人体的骨骼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这个过程需要合适的条件。
康复护理通过合理的措施,如正确的体位摆放、适当的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骨折后肢体长时间固定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
2.上肢骨折的康复护理要点
(1)骨折初期护理
上肢骨折后的初期,通常是指骨折后的1~2周。这一阶段,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明显,骨折断端不稳定。此时,护理的重点是减轻疼痛和肿胀,维持骨折部位的固定。患者应将上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使用吊带或三角巾将上肢悬吊,保持功能位,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牵拉和压迫。
在疼痛管理方面,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同时,密切观察上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若
发现皮肤苍白或发绀、感觉麻木、手指活动受限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可能是骨折部位压迫血管、神经所致。
(2)中期康复护理
骨折后的2~6周,进入中期康复阶段。此时,疼痛和肿胀逐渐减轻,骨折断端开始有纤维连接,相对稳定一些。这一时期要逐渐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首先,可以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如握拳、伸指等,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随着恢复情况的改善,逐渐增加腕关节、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肩关节的简单活动,如前屈、后伸等,但要注意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后期康复护理
骨折6周以后,进入后期康复阶段。此时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后期康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抗阻力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练习,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利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肘关节的抗阻屈伸运动,提高上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此外,还应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漱、吃饭等,逐渐恢复上肢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要点
(1)骨折初期护理
下肢骨折初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同样要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肿胀消退。一般可在患肢下方垫软枕,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同时,密切观察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查看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以及脚趾的活动和感觉是否有异常。
如果是髋部骨折,在卧床期间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防止患肢内收、内旋,避免骨折移位。对于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固定部位皮肤有无压疮、破损等情况。
(2)中期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中期,在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允许后,可逐渐开始进行康复训练。首先从关节活动度训练开始,如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初期可在他人帮助下进行被动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
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即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大腿肌肉用力收缩,保持5~10秒后放松,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同时,在保护下可逐渐开始部分负重行走练习,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负重程度。
(3)后期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后期,骨折已基本愈合,重点是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和肢体的运动能力。此时,要加强行走训练,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进行上下楼梯训练,锻炼下肢的协调性和力量。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慢跑、骑自行车等,进一步提高下肢的运动能力和耐力。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再次受伤。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4.上下肢骨折康复护理的通用注意事项
(1)营养支持
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
成分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愈合,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加速骨折的康复进程。
(2)心理护理
骨折后,患者由于身体疼痛、活动受限以及担心预后等原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
(3)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患者要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同时,注意会阴部清洁,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上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了解康复护理的各个要点和注意事项,遵循科学的康复方法,才能促进骨折早日愈合,恢复肢体功能,让患者重新拥有健康、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