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药品储存有讲究,科学方法要牢记

作者:刘春光

(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5:53:46779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西药是我们应对疾病的常用手段。然而,要确保西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其应有的疗效,正确的储存方式至关重要。不当的储存可能导致药品变质、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西药储存的科学方法。

1.储存环境要素

1)温度把控。温度对西药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大多数西药适宜在常温环境下储存,一般指的是10℃-30℃的范围。但部分药品对温度要求较为严苛。例如,胰岛素等生物制剂,需要在2℃-8℃的冷藏条件下保存。若温度过高,胰岛素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变性,导致降糖效果大打折扣。相反,一些外用的乳膏剂,如冻疮膏,在过低温度下可能会出现基质分层、质地变硬等情况,影响涂抹和药效,应尽量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存放。还有栓剂,高温时易软化变形,难以正常使用,通常需储存于低于20℃的环境中。

2)湿度调节。湿度也是西药储存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般来说,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为宜。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使药品受潮。像片剂,受潮后可能出现裂片、变色、发霉等现象。例如,复方甘草片受潮后,不仅外观改变,有效成分也会分解,药效明显降低。胶囊剂受潮则可能粘连,难以分开,影响服用。而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下,一些糖衣片的糖衣可能干裂,同样会影响药品质量。因此,家庭储存药品时,可在储存药品的柜子里放置湿度计,随时监测湿度情况,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来调节湿度。

3)光照防护。许多西药对光照敏感,尤其是一些含有光敏性成分的药物。光线中的紫外线等可能促使药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分解、变质。比如,硝酸甘油遇光易分解,所以常采用棕色瓶包装,以减少光线对其的破坏。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后,应及时将其放回原包装瓶中,避免阳光直射。还有维生素类药物中的维生素C片,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其分子结构易被破坏,降低药效。因此,储存西药时,应尽量将药品放置在避光的地方,如柜子内部,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2.不同剂型西药的储存要点

1)片剂与胶囊剂。片剂和胶囊剂是常见的西药剂型。除了要注意上述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外,还需保持药品包装的完整性。未使用完的药品,要及时密封好,防止空气、水分等进入。对于一些泡腾片,更要注意防潮,一旦受潮,泡腾片会提前发生反应,失去药效。胶囊剂在储存时,要避免挤压,防止胶囊破裂。同时,要注意观察药品外观,若发现片剂出现变色、斑点、裂片,胶囊出现软化、粘连等情况,即使在有效期内,也不应再服用。

2)注射剂。注射剂对储存条件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避免光照外,还要注意防止碰撞。大多数注射剂需要冷藏保存,但不能冷冻,因为冷冻可能导致药物中的成分结晶、变性,影响药品质量和疗效。例如,人血白蛋白等注射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要确保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注射剂的外观,若发现有浑浊、沉淀、变色等异常情况,绝对不能使用。

3)溶液剂与混悬剂。溶液剂和混悬剂在储存时,要注意保持瓶口密封,防止微生物污染。混悬剂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摇匀,使药物颗粒均匀分散,以保证每次服用剂量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溶液剂,如芳香水剂,要注意储存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挥发性成分会散失,影响药效。同时,要观察溶液剂和混悬剂是否有分层、沉淀、异味等现象,若出现异常,应停止使用。

3.特殊药品的储存注意事项

眼液,开封后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否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眼部感染。

西药储存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要点。只有掌握科学的储存方法,关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根据不同剂型和药品特性进行妥善储存,才能确保西药的质量和疗效,让药物在我们需要时真正发挥作用,保障我们的健康。在储存西药的过程中,务必多留意、多检查,为安全用药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