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孕期保健准妈妈们必知的护理小知识

作者:付友凤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5:29:47652次浏览[发表证书]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阶段,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孕期护理不仅能保障母婴健康,还能为分娩和产后恢复奠定基础。本文从营养、运动、产检、心理和禁忌五大核心领域,为准妈妈们提供全面、实用的护理指南。

孕期营养管理:吃对食物,助力胎儿发育

1.关键营养素不可缺。(1)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建议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每日补充400-800微克。可通过深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豆类、强化谷物摄取。(2)铁:预防贫血,孕中后期需每日27毫克。红肉、动物肝脏、黑木耳是优质来源,搭配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促进吸收。(3)钙与维生素D:保障胎儿骨骼发育,每日需1000毫克钙+600IU维生素D。奶制品、小鱼干、芝麻酱富含钙,适量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4)DHA:促进胎儿大脑与视网膜发育,每周食用2-3次低汞鱼类(如三文鱼、鲈鱼)或补充藻油DHA。

2.饮食多样化原则。(1)每日摄入谷薯类、蔬果、优质蛋白(鱼禽蛋奶)、坚果,避免偏食。(2)控制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减少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

3.体重管理策略。(1)孕前BMI正常者(18.5-24.9),建议增重11.5-16公斤;超重或肥胖者需个性化调整。(2)分阶段增重:孕早期1-2公斤,中晚期每周0.4-0.5公斤。

科学运动指南:动则有益,但要量力而行

1.推荐运动方式。(1)散步:每天30分钟低强度有氧,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2)孕妇瑜伽/普拉提:增强核心肌群,提升柔韧性,注意避免仰卧位动作。(3)游泳/水中运动:减轻关节压力,适合中晚期孕妇。

2.运动注意事项。(1)避免跳跃、剧烈跑动、滑雪等高危活动。(2)运动中保持心率≤140次/分钟,环境温度适宜,及时补水。(3)出现头晕、腹痛、阴道出血立即停止并就医。

3.盆底肌训练。每天做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预防产后漏尿。

定期产检与自我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1.产检时间表与重点项目。孕早期(1-12周):B超确认胎心胎芽,NT检查筛查染色体异常。孕中期(13-28周):唐氏筛查/无创DNA、大排畸超声、糖耐量测试(OGTT)。孕晚期(29-40周):胎心监护、评估胎位及胎盘成熟度。

2.居家自我监测技巧。(1)胎动计数:孕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3次/小时。(2)宫高腹围测量:孕20周后,宫高约与孕周数相符(如孕24周宫高约24cm)。(3)警惕危险信号:持续头痛、视力模糊、严重水肿(可能子痫前期);胎动骤减或消失(立即就医)。

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身心共护,平稳度过孕期

1.情绪管理方法。(1)接纳激素变化带来的情绪波动,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焦虑。(2)建立社交支持圈,与亲友分享感受,或加入孕妇社群。(3)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手工,转移注意力。

2.家庭角色与责任。(1)伴侣应主动参与孕期学习,分担家务,陪伴产检,倾听需求。(2)家人避免施加“胎儿性别偏好”压力,营造轻松家庭氛围。

3.专业支持资源。若持续情绪低落、失眠或焦虑,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医生帮助。

孕期禁忌与常见误区:科学避坑,远离风险

1.明确禁忌行为。(1)饮食禁忌:避免生食(刺身、溏心蛋)、酒精、过量咖啡因(每日≤200mg,约1杯咖啡)。(2)生活禁忌:远离烟草、慎用药物(需医生指导)、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染发剂、杀虫剂)。

2.破除常见误区。误区1:“一人吃两人份”→过量饮食导致肥胖,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误区2:“孕期不能运动”→适度运动利于控制体重和分娩。误区3:“肚形/口味猜性别”→性别仅由染色体决定,科学手段(B超、DNA检测)才准确。

结语

孕期保健是母亲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规范产检、心理调适和规避风险,准妈妈们不仅能保障自身健康,更能为胎儿创造最佳发育环境。记住,每一次微小的努力都在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愿每位准妈妈都能享受这段充满期待的旅程,迎接健康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