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慢性胃炎:胃,你还好吗?日常养护指南

作者:段兴涛

(蒲江县大兴镇公立卫生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4:13:53624次浏览[发表证书]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它不仅仅是胃部的不适,更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养护的慢性病。本文将深入探讨慢性胃炎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日常养护策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慢性胃炎的定义与成因

1)定义。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它不同于急性胃炎,后者通常是短暂的、由特定因素引起的胃部炎症。

2)成因。慢性胃炎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①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约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携带此菌。②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会损伤胃黏膜。③自身免疫反应: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胃黏膜细胞,导致炎症。④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肪饮食,长期饮酒等。⑤其他因素:如吸烟、压力、遗传等。

2.慢性胃炎的症状与诊断

1)症状。慢性胃炎的症状多样,常见包括:①上腹部不适:如疼痛、胀气、烧灼感。②消化不良: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③体重下降:由于长期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④贫血:部分患者因胃黏膜损伤导致铁吸收不良,出现贫血。

2)诊断。诊断慢性胃炎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①胃镜检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②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血液检测或粪便检测确认感染。③血液检查:评估贫血、炎症指标等。④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排除其他胃部疾病。

3.慢性胃炎的日常养护指南

1)饮食管理。饮食是慢性胃炎患者日常养护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①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减轻胃部负担。②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蒸蔬菜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③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促进肠道健康。④限制酒精和咖啡因:这些物质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⑤保持水分摄入:适量饮水,避免脱水。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胃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药物包括:①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②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③抗生素: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组合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④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保护胃黏膜,促进愈合。

3)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慢性胃炎患者至关重要。慢性胃炎的治疗不仅依赖于药物和饮食,还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减少胃部负担。以下是一些具体且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建议:①戒烟:吸烟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黏膜的血流量,削弱其自我修复能力。此外,吸烟还会增加胃酸分泌,加重炎症反应。长期吸烟不仅会延缓慢性胃炎的康复,还会显著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戒烟是慢性胃炎患者改善病情的首要任务②减压: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的影响。③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胃部修复。④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促进消化,增强体质。

4)定期随访。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①胃镜复查: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胃黏膜状况。②幽门螺杆菌检测:根除治疗后,需复查确认是否成功。③血液检查:监测贫血、炎症指标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慢性胃炎的预防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慢性胃炎。

2)避免滥用药物。长期使用NSAIDs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胃炎。

5.结语

慢性胃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日常养护和规范的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整体健康。希望本文的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慢性胃炎,让您的胃始终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