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家庭护理小常识

作者:黄银,舒丹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5-01-24 17:22:51892次浏览[发表证书]

怀孕是一段充满喜悦与期待的过程,见证新生命的成长也是每个准妈妈的期盼。但是,对于孕妈来说,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和其他因素,可能会有很多合并症状,其中妊娠期高血压是需要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

一般来说,多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分娩后3个月以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在此期间的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护理能够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减少日后出现高血压的风险。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应该如何护理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1.密切监测血压

其实,高血压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现在血压升高,但是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的。想要了解产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密切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产妇需要注意自我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来决定监测频率,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或波动剧烈,应当每天至少监测两次血压,如果血压控制情况较好也可以每周测量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建议产妇购买上臂式家用电子血压计,尽量避免选择水银柱血压计、手指血压计以及腕式血压计,否则可能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2.注意控制饮食

饮食与血压变化是有一定关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首先,产妇应当强调低钠饮食,因为钠元素的摄入是引起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在日常生活中产妇应当将每天摄入的钠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在烹饪时也要少放一些味精、酱油等调味料,平时少吃一些腊肠、腊肉、泡菜、腐乳、香肠、咸菜等比较咸的食物。其次,产妇应当注意低脂饮食,少吃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比如椰子油、黄油、动物油、牛腩、猪肋条、排骨、五花肉等等,可以吃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豆制品、植物油、坚果、鱼等等。最后,产妇还需要注意补充饮食营养,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为身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有助于控制血压。

3.注意劳逸结合

首先,产妇在分娩之后一定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在每天晚上10点之前上床睡觉,保持9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良好的睡眠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其次,在充足休息的基础上,产妇是可以开展一些活动的。随着身体的康复,产妇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建议选择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走等等,通过运动来控制血压。需要注意的是,产妇一定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同样会引起血压波动。

4.避免情绪波动

剧烈的情绪波动同样会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一定要注意调节情绪。首先,产妇应当正确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了解到这种疾病是可以自然恢复的,不要存在过度紧张、恐慌等情绪,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看一些趣味性的故事书,让情绪保持乐观状态。其次,家属也要做好对产妇的情绪护理工作,不要与产妇出现争执,多理解产妇、陪伴产妇,也可以帮产妇多带孩子,减少产妇的压力。如果产妇存在严重的焦虑感和紧张感,还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启用药物治疗

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分娩后3个月内都可以自然恢复,但如果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无法降低,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启用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期间,产妇一定要做到足量、足疗程服用药物,切勿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同时,产妇也应当避免盲目选用药物,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因为在此期间产妇会处于哺乳期,而部分药物是哺乳期女性禁用的,如果盲目用药可能会影响到哺乳期健康。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合并症状,希望产妇在产后能够做好家庭护理,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