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胃肠道肿瘤切除后, 饮食怎么吃,营养怎么补?

作者: 唐海燕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1-24 17:22:25721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抗击胃肠道肿瘤的战役中,手术往往是治疗的关键一步。然而,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术后的饮食与营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胃肠道作为人体消化吸收的核心系统,一旦经历手术,其功能必然受到影响。那么,如何在术后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补充必要的营养,就成了患者及家属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术后饮食调整:循序渐进,谨慎为先

1)初期阶段:流质饮食过渡

术后初期,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稀粥汤、果汁(去渣)、藕粉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能减轻胃肠道负担。

注意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伤口。

少量多餐,每日可进食5-6次,每次量不宜过多,以不感到饱胀为宜。

2)中期阶段:半流质饮食介入

当病情趋于稳定后,可慢慢开始尝试半流质食物,比如稀饭、面条、嫩滑的蛋羹等。这些食品质地较为柔软细腻,易于消化。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末、鱼肉泥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仍需保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3)后期阶段:软食及正常饮食

当胃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可逐渐尝试软食,如软米饭、馒头、炖菜等。

此时,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性需得到特别关注,要确保身体获取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应远离辛辣、油腻及生冷等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的食物,以免增加其负担。

2.营养补充:全面均衡,针对性强

1)蛋白质:伤口愈合的基石

蛋白质是伤口愈合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应优先保证摄入。

优质蛋白可以从瘦肉、鱼、鸡蛋、牛奶和豆制品这些食物里获得。

对于术后消化功能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蛋白粉或医用营养制剂进行补充。

2)碳水化合物

身体的主要能量靠碳水化合物来提供,应占总热量的50%-60%。

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脂肪:适量为宜

脂肪也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术后应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我们应该挑那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吃,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这些。

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维生素A、C、E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免疫力提升。

钙、铁、锌等矿物质对骨骼健康、造血功能和免疫力都至关重要。

要多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物,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得到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特殊营养制剂:辅助康复

对于术后营养状况较差或存在特殊营养需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特殊营养制剂进行补充。

这些制剂通常富含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3.饮食禁忌:谨慎选择,避免误区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胃肠负担。

油腻食物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品,以及肥肉等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易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

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痛或腹泻。

易产气食物如豆类、薯类等,这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不适。

4.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的策略

个性化调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还有手术的方式和术后恢复的情况,来给他们定制合适的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方案。

逐步过渡饮食调整应循序渐进,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正常饮食,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和量。

定期监测要定期给患者查查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这些指标,看看他们的营养状况怎么样,然后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营养补充方案。

心理支持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不舒服和饮食上的限制感到焦虑或抑郁。这时候,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多给患者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和关爱。

5.结语:科学饮食,助力康复

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循序渐进的饮食调整、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以及避免饮食禁忌,可以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怀与陪伴,对患者来说,是打败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支柱。咱们要一起加油,共同努力为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