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当发现孩子不长个时,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四处寻求解决之道。在众多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中,生长激素(GH)缺乏症是导致儿童矮小的常见病因。因此,了解生长激素的作用、分泌机制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知识,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家长们详细解读生长激素的秘密,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问题,并就医解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认识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由大脑里的垂体分泌的重要激素,它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像身体里的小马达一样,生长激素负责给骨骼、肌肉、脂肪等提供能量,帮助小朋友长高长壮。
(1)主要作用
促进骨骼生长:生长激素通过刺激骨骼生长板内的软骨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和钙化,使骨骼变长变粗,从而帮助孩子长高。
促进肌肉细胞生长:生长激素还能促进肌肉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使肌肉更强壮有力。
促进蛋白质合成:生长激素能够加速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增加骨骼密度,减少脂肪堆积,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体态。
(2)分泌特点
生长激素的分泌并非持续不断,而是呈脉冲式分泌。这种分泌模式与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为夜间是骨骼生长和修复的重要时期。因此,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白天。
2.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常见原因之一。它是指大脑里负责指挥生长激素分泌的“指挥中心”(下丘脑)或者生长激素的生产工厂(垂体)出了问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1)表现
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这意味着孩子在同龄人中身高处于较低水平,就像站在小朋友堆里总是垫底一样。
生长速度缓慢:孩子每年身高增长速度小于4厘米,看起来好像“停滞”了一样。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身高差距越来越大。
骨龄落后:骨龄是指骨骼的发育程度,通常与实际年龄相匹配。但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就像小树苗没有按时长高一样。
(2)判断方法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骨龄等情况,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确诊需要依靠专业的医生和检查,例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
3.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物或生理性刺激来激发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然后测定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浓度,从而判断孩子的垂体功能是否正常。
(1)药物激发试验
常用药物包括胰岛素、可乐定、左旋多巴、精氨酸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刺激下丘脑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进而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可乐定:可乐定是一种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下丘脑释放GHRH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胰岛素:胰岛素通过诱发急性低血糖来激活下丘脑单胺类神经元,通过α2受体使GHRH分泌增加,同时抑制生长抑素的分泌,从而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2)生理性激发试验
常用的生理性刺激包括运动和睡眠。运动激发试验通常在运动后30分钟进行采血;睡眠激发试验则需要在夜间进行多次采血,以测定不同时间段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
4.生长激素治疗与注意事项
对于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生长激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外源性补充生长激素,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速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身高矮小的孩子。对于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来说,随意注射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因此,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身高问题时,应理性对待,不要盲目追求高度而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通过改善孩子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夜晚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适量的运动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而均衡的营养则为生长激素的合成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