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带状疱疹,中医有话说

作者:王庆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发布时间:2025-01-24 10:33:251033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带状疱疹,这病可真让人头疼。它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带状疱疹,听听中医是怎么说的。

1.认识“缠腰龙”——带状疱疹的真面目

带状疱疹,民间常叫它“缠腰龙”“蛇盘疮”。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发病时,皮肤上会出现一串形似带状分布的水疱,看起来就像一条小龙缠在腰间。这些水疱晶莹剔透,周围皮肤还会发红,伴有明显的疼痛。而且这疼痛可不一般,有的像针刺,有的似火烧,还有的如刀割,让人难以忍受。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疼痛较轻,而有的人则被折磨得夜不能寐。除了腰部,带状疱疹还可能出现在胸部、头面部等部位,一旦出现在头面部,情况可能会更严重,比如影响视力、听力等。

2.中医眼中带状疱疹的发病根源

在中医看来,带状疱疹的发病和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脏腑以及外感邪气都有关系。首先,肝主疏泄,情绪的变化对肝脏影响很大。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气行不畅,血的运行也会受到阻碍,气血瘀滞在经络中,就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脾主运化水湿,若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甜食等,损伤了脾胃功能,使得水湿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内生痰湿。痰湿与气血相互搏结,阻滞经络,也会引发疾病。此外,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界的湿热毒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尤其是在过度劳累、熬夜、大病初愈后,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些邪气就会在体内肆虐,引发带状疱疹。比如,有的人连续加班熬夜后,就突然患上了带状疱疹,这很可能就是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的结果。

3.中医的“秘密武器”——多样治疗手段

1)中药调理: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如果是肝经郁热型,表现为疱疹鲜红,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常用龙胆泻肝汤来清肝泻火、解毒止痛。方中的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能清泻肝胆实火,柴胡疏肝理气,让肝气得以顺畅。若是脾虚湿蕴型,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有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弱的症状,就会选用除湿胃苓汤,通过健脾利湿来缓解病情。

2)针灸神奇功效:针灸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效果。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比如常用的穴位有阿是穴(也就是疱疹局部),围刺阿是穴能直接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的状态,减轻疼痛。还有合谷、曲池、血海等穴位,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配伍使用,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艾灸也常被应用,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以散寒除湿、温通经络,促进疱疹的吸收和消退。

3)拔罐巧除病痛:拔罐也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法之一。在疱疹局部进行拔罐,可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将局部的瘀血、寒湿等病邪吸拔出来,改善气血运行。一般在疱疹周围选择几个点进行闪罐或留罐,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罐口接触到水疱,以免弄破水疱引发感染。经过几次拔罐治疗后,很多患者会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疱疹也逐渐干涸结痂。

4.预防小贴士,远离带状疱疹

1)情绪管理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肝气郁结。比如每天花半小时听听喜欢的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

2)饮食有节: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等尽量少吃,以免损伤脾胃。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抵抗力。

4)适当运动:坚持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每周可以进行3-4次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

带状疱疹虽然让人痛苦,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采用中医的方法积极治疗和预防,就能够有效应对。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疾病,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