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常用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作者:陈岗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05-24 09:52:214797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临床中,口服降糖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和代谢途径。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特性来做出决策,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的各种类型、特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二甲双胍

本药的优势在于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对正常人使用后影响不大,但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使用降糖效果十分明显,临床上经常使用。这种药物的不足是对降低空腹血糖有肯定效果且不易诱发低血糖,能减轻病人体重,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二甲双胍存在易诱发胃肠道反应等不足。用药注意事项: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但如果与胰岛素或促分泌药一同使用,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该药物最普遍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因此,以较小的剂量和逐渐增加的剂量来降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是最有效的手段;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使维生素B12减少。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需要一年一次检测血液中的维生素B12含量。

2.磺酰脲类药物

本类药优势降糖效果突出,可以应用于糖尿病缓解而无磺脲类药物应用禁忌,病人若不宜用二甲双胍时可首选本药,亦适用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合并使用选用。这种药物的不足之处是病人较易发生低血糖,增重风险较高。注意事项:格列美脲、格列本脲和格列齐特半衰期较长,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格列喹酮与格列吡嗪为短效药物且均为短期用药,因此低血糖发生概率较小。磺酰脲类可与其它具有不同降糖机理的降糖药结合使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

本药尤其适用于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本药的不足之处可诱发腹胀,排气增加等胃肠道反应。注意事项:本药不适合肠胀气患者,肠胀气患者和肾脏损害严重者。对于α糖苷酶抑制剂的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单独使用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但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的常见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噻唑烷二酮类的使用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

5.DPP-4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本药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并能使体重减轻。缺点为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机会较多,但多数病人随服药时间延长而逐渐适应。注意事项: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病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病人不建议使用药物,如果病人怀疑是胰腺炎,亦应停药。

SGLT2i 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可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从而促进尿糖的排出。目前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艾托格列净。SGLT2i单药治疗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但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用时则增加低血糖风险。SGLT2i 在 轻 、中 度 肝 功 能 受 损(ChildPugh AB级)患者中使用无需调整剂量,在重度肝功能受损(ChildPhgh C级)患者中不推荐使用。SGLT2i 不用于 eGFR30 ml·min¹·(1.73 m²)¹的患者。SGLT2i 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及与血容量不足相关的不良反应,罕见不良反应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文章通过对临床上几种常见糖尿病药物进行分析,对其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剖析,以期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