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群体普遍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提升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照顾,不只能影响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成效,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和预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当冠状动脉开始变得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硬化会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的管道变得非常狭窄或者完全堵塞,进一步引起心脏的血液循环受阻,心脏的供氧能力下降,因此会出喘息不畅、疼痛、呼吸困难等病状。若未能得到适当的治疗,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甚至引起突然死亡。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护理水平,定期检查患者,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向医生提交患者的详尽信息。时刻对脉搏、心跳节奏、呼吸频次和血压状况进行检查,必要时将其转移至抢救室,以便24小时内对其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呼吸频次和血压检查。
2.危险因素与诱因
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因素有两种,一种是能够调整的,另一种是无法调整的。理解和应对风险因子对于预防和控制冠状动脉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因子的影响包含:血压升高、血脂偏高、超标/肥大、血糖升高/糖尿病,而负面的生活习惯则涵盖了抽烟、摄入的食物(如高油、高胆固醇、高热量等)、运动减少、大量喝酒,还有社交和精神上的问题。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家族历史。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发作与季节性变动、情绪波动、体力活动增多、过度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因素有关。
3.冠心病护理解密
(1)情志护理
无论是疾病的出现还是恢复期间,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对冠心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生物学因素,更应该注意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此疾病的影响。一位老年女性在病情有所改善后,由于与孩子的争吵导致病情加重。激动的情绪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进一步加剧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冠心病。因为身体和精神的逐渐衰退,尤其是在中老年阶段,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增加了他们的照顾重视程度。医务工作者需要持续掌握患者的精神健康、喜好和偏好,并且需要遵循治愈、抚慰和专注的准则。让患者感到心情愉悦,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2)饮食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脏疾病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的主导因素之一就是饮食的问题。在患者的住院过程中,需要一边进行全面的药物疗法,一边也需要正确地引导他们了解饮食调理的关键性。例如,推荐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低脂、低糖、低盐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同时也应该尽量减少对油腻和刺激性食品的摄入,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从而提升他们的抵抗力。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能够明显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以及患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3)运动护理
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必须严格保持卧床,康复时做好相应的运动。在照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各种状况,对他们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进行引导。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程度,以免感到过度疲惫。我们应该协助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决心,如果患者身体虚弱、病情严重,建议他们首先从床上开始做一些四肢活动,同时也可以做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活动。
4.生活护理
许多病患在生病后,性格会有各种程度的转变,再加上身体功能的衰退,导致了许多不良习惯的出现。比如:失眠、易怒、多疑、厌恶食物等。还有一些病患的意志力下降,缺乏战胜疾病的决心。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在生活中更加关心和照顾病患。特别是那些无人照顾、孤独无助的患者,应该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做到对待病患和蔼可亲、不急不躁,多帮助病患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通过关爱患者的心态让他们感到舒适,从而安心地治疗疾病。
伴随着大众生活品质的增长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如何更好地改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已经成为当前护士们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这需要我们所有的护士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在中国,进行院外护理的实施还在尝试中,这种干预不仅扩大了护理服务的覆盖面,也推广了服务观念。在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健康建议和教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这是一项需要持久且困难的挑战,只有完善医疗机构的外部照顾机制,才有可能有效推动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