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还会伴随重要靶向器官的损害。本文从中医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高血压,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虽然中医并没有高血压一说,但大多数中医会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肝阳”等范畴内。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气滞、痰浊、水湿、便秘、积食、气虚、阴虚、阳虚、心肝脾肺肾虚等有关,其属于一种虚实夹杂之症。实症是因为邪气阻滞于脉道、气血淤滞所造成血压升高,虚症是因患者气血阴阳亏虚,血脉拘急才能使机体正常运行得以维持,因此血压出现升高现象。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其与所处地区寒冷,饮食高盐、高脂肪、饮酒以及体重超标等有关,同时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下,缺乏体力活动,也会造成血脉瘀阻,最终发展为高血压。肝风内动是基础病机,但高血压这一疾病的发生与五脏均有关系,所以在治疗时要以调肝为主,但同时还要兼顾肾、肺、脾、胃。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1.食疗法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饮食,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油炸食品、高胆固醇食物尽量少吃。一些食物在高血压控制方面也有着良好效果,比如说芹菜、蜂蜜、海参、白萝卜等。患者可将芹菜捣烂之后榨汁,再加入适当的蜂蜜饮用;将海参加水炖烂加入冰糖后空腹食用;将白萝卜捣汁去渣,加入蜂蜜之后服用。这些食物在血压控制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2.针灸治疗
针灸是通过针或灸某一部位,以达到活血通络、协调阴阳的作用。针灸可用作血压的控制,一般20天是一个疗程,坚持针灸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一般可以选择选择患者的内关穴、太冲穴、百会穴以及风池穴进行针刺,以达到清利脑窍、定眩的效果,并实现对临床症状的改善。
3.中药浴足
中药浴足也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可将川穹、怀牛膝各30克;肉桂、吴茱萸、钩藤天麻各10克放入锅中熬制半小时,之后再将其倒入洗脚盆中,加适量水调到温度合适时泡脚,泡脚时间半小时左右;也可将黄芪、丹皮、当归、桑皮、何首乌、枳壳等用水煎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待到水温晾到合适的温度泡脚。
4.膏药贴敷
如果能同时配合西药降压与中药膏药贴敷,则能很好的缩小动脉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如三子养阴汤穴位贴敷,便能很好的改善高血压患者头晕、头痛的症状,且这一治疗方式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5.中医药辨证施治
针对气血亏虚型患者治疗时应当坚持补养气血、健运脾胃的原则。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血压高,有眩晕的症状,且在劳累或运动之后症状更为严重,观察患者的面色比较苍白,且日常会有神疲懒言、心悸,失眠等症状,建议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八珍汤加减,这一药方的主要构成有:白术、阿胶、黄芪、川穹、当归、党参、灵芝、炙甘草。
针对肝火上炎型患者治疗时应当坚持清热泻肝火这一原则。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血压偏高、头目眩晕、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胸部胀痛,建议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这一方药主要是由茯苓、夏枯草、钩藤、柴胡、山栀子、丹皮、当归、甘草所组成。
针对肝阳上亢型治疗时坚持平肝潜阳、清热息风的原则。此类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血压偏高,且会伴随有头胀头痛、耳鸣眩晕的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受到刺激后头痛的症状有所加剧,且急躁、易怒,睡眠质量不好、多梦。肝阳上亢型患者建议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这一药方的构成主要有:天麻、钩藤、益母草、生石决明、黄芪、杜忡、山栀、天麻等。
针对痰浊中阻型患者治疗时会尽量选择祛痰、健脾胃的方药。此类患者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少食、恶心胸闷,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平胃散加减,这一方药主要构成有白术、泽泻、茯苓、白豆蔻、草豆蔻、甘草、陈皮、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