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慢性疾病,它的特点表现为患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这也是高血压的现状。目前在西药中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六大类。以下为大家介绍不同降压药的特点及其副作用。
1.钙离子拮抗剂:钙拮抗剂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主要通过拮抗钙离子来降低血压。钙拮抗剂的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和氨氯地平。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状态。 在服用钙拮抗剂的过程中,应注意每天重新测试血压两到三次。如果血压低,应立即减少或停止服药。其常见的副作用有:头痛、心动过速、颜面潮红、多尿、便秘等,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踝部水肿、心动过缓、皮疹、体位性低血压或过敏反应。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作为拮抗剂,它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的激活,阻断受体后可以直接引起血管舒张,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合成减少,可以降低血压。因此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常见的副作用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和心悸等。很少有患者会咳嗽、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甚至焦虑、失眠和低血压等,但这些副作用非常小。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降低血压的药物,临床上使用的这些药物大多是普利类药物,如果卡托普利、伊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这些药物都是这类药物,对高血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常见的副作用有:它会导致刺激性干咳、持续性咽部瘙痒、咽部干燥、偶尔呕吐(通常在夜间恶化)、声音嘶哑或哮喘,比用药第一周更严重。咳嗽在停药1-4天后可以完全缓解。
4.利尿剂:利尿药临床作用广泛,主要作用于肾脏,可促进体内钠、氯离子和水分的排泄,增加尿量,消除身体水肿。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作用于肾小管,促进钠离子从肾小管离子通道排出,增加尿量,可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种因素引起的水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其常见的副作用有:(1)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利尿过多可引起血容量减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和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排钠排钾利尿药应补充钾盐或钠盐。(2)胃肠道反应: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甚至上消化道出血。饭后服用可以缓解症状。(3)耳聋:大量或快速静脉注射速尿和利尿酸可引起急性听力损失,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利尿酸可导致永久性耳聋。(4)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5.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抑制心肌收缩性和减慢心率来发挥降压作用。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明确,特别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和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其常见的副作用有: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收缩压下降、肌肉张力下降、总功率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等现象。
6.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主要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进而扩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在临床实践中,它也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或难治性肾性高血压。虽然它不是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但当一线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它可以作为联合用药,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继发性高血压等。其常见的副作用有: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炎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虚弱、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逆行性射精等,体位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