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糖尿病科普: 如何确诊及正确选择治疗?

作者:汲剑飞

鹿邑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时间:2023-07-28 13:40:539245次浏览[发表证书]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群,一共分为四类,主要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还有其他特殊类型与妊娠期糖尿病。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慢为特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可致人死亡。糖尿病是终身性的,患病时间很长,并且在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高。糖尿病近年来因其快速增长的速度,已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卫生问题。根据近十年国家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知,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糖尿病不论是知晓率、诊断率还是治疗率都不容乐观。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后续又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患者和国家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靶细胞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发糖尿病。糖尿病除了血糖水平升高,还会伴有血脂异常等特征,在中医上属于“消渴”“尿崩症”等范畴。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家族遗传、血液水平、尿素含量、糖类摄入量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多尿、进食多、体重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脱毛、视力模糊、四肢发麻、头晕等情况。根据我国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当出现糖尿病症状后,确定每升随机血糖水平是否大于等于11.1mmol,空腹时血糖水平是否大于等于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如果同时满足糖尿病症状以及以上三点中的任意一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症状并不明显,后期对身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各类并发症上。糖尿病并发症对心、脑、肾、血管、眼底及神经组织都会产生影响,发生慢性病变。病情控制不及时还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病程长并暂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主要依靠药物,同时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患者的脏器功能受到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升高会增加患者的残疾率甚至致死率。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等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注重综合治疗,把早期、长期、个性化作为基本原则,以健康教育、病情监测、合理运动、饮食疗法、药物治疗为五大治疗措施。1.健康教育:通过医院、社区等方式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的科普,让患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知这些知识,降低获取门槛。还可进行糖尿病相关的一些小故事的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根据宣教内容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勇敢面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增强克服不良影响的决心,减少对未知的恐惧。2.病情监测:糖尿病病情变化的主要观察手段就是检测血糖的变化。糖尿病是一场长期的战斗,教导患者学会自行使用仪器监测血糖无论是对病情控制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有着有利影响。患者学会检测血糖并分析检测结果,能为日常控制病情提供参考,以确定控制血糖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血糖持续得不到缓解,就要快速寻求医生帮助,及时反馈,也能避免危急情况的发生。3.合理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作用,从而影响对血糖的控制。合理运动是一项长期措施,对身体的改善是潜移默化的,贵在坚持。4.饮食疗法: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并不是要淡而无味,只是在饮食的选择上要更加谨慎,必须合理搭配。在选择肉类时,需选脂肪含量少的低脂产品,避免购买半成品;多吃蔬菜,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吃无糖食品,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但淀粉、蛋白质等含量并不低。5.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因人而异,糖尿病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长期服药可能会让患者产生倦怠感,治疗依从性降低,但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五种措施搭配共同进行,才能更好地疏解负性情绪,积极面对,控制病情发展,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糖尿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