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类疾病,多是因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而引发其血小板被破坏,进而引发血小板减少,还有部分是由于患者体内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减少而引起。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会呈现出紫癜、瘀斑等皮肤疾病,或者在遇到磕碰时出现瘀斑久久不能退去,若长时间不进行治疗,就有可能引发黏膜性出血、引导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等,严重时出血量会增长,若神经中枢出血的话,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大家一定要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予以足够重视,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护理,争取早日痊愈。那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及护理呢?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科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在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初期,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大小、面积不等的瘀斑,牙龈可能出现易出血的情况,如刷牙时牙刷轻轻一碰牙龈就会流血。当受到外界磕碰时,可能出现大面积瘀青,且久久不能退去,或者在出现伤口时,伤口流血的时间要较正常人更长。
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发作或长时间未得到有效处理时,由于免疫力大幅下降,更容易患有病毒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等,且这些疾病的恢复效率较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瘀斑或颅内出血。
上述症状的描述仅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部分明显症状,供大家在生活中进行参考,但还有部分患者并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且不同症状的引发病因也可能是多元的。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相似症状或已经存在明显不适,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诊断,并确定针对性诊疗措施。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护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呢?
1.饮食护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除了需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或手术等治疗以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辅助饮食调理。如,饮食要做好营养搭配,做到丰富且均衡,为防止肠胃功能不足,治疗初期可辅助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情的好转再进行进一步调整;要多吃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补充维生素、钙及营养素,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等等。治疗期间要遵循医嘱,尽可能避免吃过硬、过刺激的食物。
2.生活护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身体素质大部分情况下都比较差,因此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养生息,适当运动可提升免疫力,但要注意减少磕碰,避免瘀青或明显伤口。要注意生活卫生,尤其在有明显伤口时,要做好保护,避免伤口感染。
3.情绪护理:很多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会需要长时间休息、调养,正常生活会受到影响,因此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不稳定、焦虑、易怒、抑郁等问题,除了患者自身要善于调节以外,患者家属也要善于换位思考,运用积极、柔和的语言安慰、引导患者走出心理困境,以更正向的态度面对疾病,稳定、积极的情绪有助于病情好转。
4.病情监测:患者在日常护理期间要时刻关注自己病情的变化,如瘀斑的恢复情况、是否存在出血、溃烂等问题,若存在则需要及时消毒避免感染。在居家调养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常规,若血小板水平始终未达到理想数值,则可考虑在医生引导下更换治疗方案。但患者自己不可在未经医生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更不可擅自停药。
5.提前预防:除了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护理、治疗以外,还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如需要预防病菌性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
总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类疾病,但也需要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重视,若生活中出现本文中提到的相关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加强对自身的保护,避免身体出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尽可能及时抑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程度,保持积极心态应对病情,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