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得了脑梗塞怎么办,你可知

作者:李胜旺

阳谷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发布时间:2023-11-10 09:26:377363次浏览[发表证书]

脑梗塞作为近五年平均复发率比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甚至能够造成病人的死亡,人们应当加强对脑梗塞的认识与了解。所以,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脑梗塞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带大家了解脑梗塞,一旦身边的人出现脑梗塞,能够派上用场。

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是脑梗死的简称,其学名叫做急性缺血性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塞,这一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病情通常都比较危急,需要尽快地进行救治,使病人的脑部供血快速的恢复,使病人梗死的面积减少,并对没有梗死的脑组织进行保护。对于部分轻症患者来说,在及时且正确的临床治疗之后,极有可能被治愈,并且对病人的脑部功能不产生影响;但对于已经造成脑组织坏死的情况来说,往往不能够被治愈,只能够对病人的脑部功能进行改善,还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脑梗塞有哪些症状?

在脑梗塞早期,病人并没有较为典型的症状,通常与病人脑梗塞的部位、面积、阻塞血管等原因相关,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部分病人在脑梗塞发作之前,会出现阵发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如身体部位麻木、瘫痪、头晕等。病人在脑梗塞发作之后,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肢体麻木、头痛、记忆减退、思考困难、吞咽困难、情绪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等,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得了脑梗塞应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如果病人突发急性脑梗塞,出现晕厥的情况,那么病人家属应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生的帮助,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候,应当避免对病人进行过多的搬动,并且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检查,帮助病人取出口中的异物,并将病人的下颌上抬,使病人保持通常的呼吸,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在病人前往医院就医之后,应当遵循医嘱,结合病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如溶栓治疗、血管介入、抗凝治疗、取栓治疗等,及时对病人进行救治,避免对病人的健康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2.坚持锻炼:许多脑梗塞病人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为了稳定自身的病情,通常都会做一些康复锻炼,在出院之后则停止康复,这样则会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后遗症。所以,在脑梗塞病人出院之后,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肢体和语言上的锻炼,只有坚持康复锻炼,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3.坚持用药:许多脑梗塞病人都是因为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脑梗塞病人应当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降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等药物,通过这一方式,对脑梗塞进行预防,避免其复发。

4.定期复查:对于脑梗塞病人来说,在得了脑梗塞之后,在住院治疗完毕,出院之后,除了需要坚持服用药物以外,还应当定期前往神经内科门诊进行复查,并且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的测量,对其控制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对病人的病情状态进行评估,预防病人疾病复发。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在得了脑梗塞之后,病人的肢体和语言功能可能会出现障碍,会对病人的生活方式造成改变,尤其是对于具有并发症的病人来说,应当在病情稳定之后,使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应当定时、定量吃饭,并且在餐后半小时后坚持运动锻炼;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病人来说,应当保证饮食低盐、低脂。脑梗塞病人应当从饮食、锻炼、睡眠等角度出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恢复健康。

6.保持乐观心理状态:许多病人在得了脑梗塞之后,往往会对病情过度的关注,导致其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导致病人的血压波动变大,进而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对于脑梗塞病人来说,无论是在住院治疗,还是在出院生活中,都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减轻自身的情绪压力,有助于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