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具有见效速度快的优势,在用药后会在短时间内起效,有效缓解疾病症状。西药的出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重要便利,很多小病无须再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自行购买药物便可进行治疗。但是很多患者在服用西药时并没有注意用药事项,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不良反应。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服用西药吗?在吃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一、仔细阅读说明书
说明书是指导患者服用药物的关键,说明书上标明了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用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等,看好说明书是正确服用药物的第1步。看说明书时需要额外注意“慎用”“忌用”“禁用”三个字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际意义却各不相同。“慎用”要求患者谨慎服用药物,在用药期间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额外注意,一旦有异常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药物。“忌用”代表这一类患者并不适合服用药物,在用药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会受到个人体质的影响,例如白细胞减少患者忌用苯唑青霉素钠,用药后容易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禁用”是最为严厉的一种警告,符合标准的患者禁止使用药物,如对某种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严格禁用药物。
二、用水送服药物的注意事项
1.多喝水
有些人在吃药时经常会干吞药物,容易使药物一直粘附在食管壁上,给食管造成损伤,特别是胶囊类药物有些患者认为干吞较为方便,但其实最为容易粘附食管壁。在服药时应当尽量多喝水,用水送服药物可以提升药物溶解度,促使大剂量药物血药浓度水平提高,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饮水也可以促进胃部排空,让药物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到达肠部,及时吸收药物成分,通常吃药时饮水量在200毫升到300毫升之间。如果患者服用磺胺类药物每天饮水量应当在1500毫升以上,原因在于这一类药物在代谢之后会在泌尿系统中产生结晶,为了预防结石需要多喝水。
2.不能用水送服的药物
有一些药物是不可以用水送服的,例如止咳糖浆的药物会溶解在糖浆中,在吃药前可以先喝适量热水,随后慢慢饮用药物,确保药物能够覆盖在咽喉黏膜处,形成一层保护薄膜,避免给黏膜造成持续刺激,有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症状。如果用水送服难以形成保护薄膜,影响止咳糖浆的使用效果。
3.不能用饮料送服
在服用含有铁剂以及铝剂的药物时不能用茶水送服,茶水中含有茶多酚类成分,和金属离子进行结合后会形成沉淀,人体无法对沉淀物进行吸收,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同时沉淀也会刺激胃肠系统,引起胃肠不适反应。镇静药物也不能通过茶水送服,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可以促使机体兴奋,具有提神的作用,和镇静药物的作用相反,影响治疗效果。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和铁元素,但是在吃药时不能使用牛奶进行送服,如四环素类药物在和牛奶中的钙铁离子结合后会形成络合物或者盐,药物无法被人体吸收。牛奶和药物的服用时间应当间隔2小时。
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柠檬酸,如果用果汁送服药物会加快药物的溶化速度,药物难以被小肠吸收,如红霉素、氯霉素等药物在和酸性液体结合后会在短时间内被分解,不仅影响药物吸收效果,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本身便会刺激胃肠的药物在遇到果酸后会加重刺激,甚至会诱发出血、穿孔。
4.水温不能过热
热水可以加快药物的溶解和崩解速度,促进药物吸收,但是会给消化道系统黏膜造成刺激。如果水温达到60℃会导致酶类药物变性,如酵母、胰酶以及蛋白酶等,难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在服用维生素C、小儿痹糖丸这类药物只能用凉水送服。
三、及时丢弃药瓶内棉花
很多药瓶中带有棉花,患者认为棉花会避免药物变质,因此在开封后会将棉花留在瓶中,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药瓶内部的水分,防止药品受潮,在开封后如果没有及时将棉花丢弃,会使棉花同时吸收药瓶外部的水汽,药品更加容易出现受潮、变质的问题。反复将棉花拿出、放入会使细菌、灰尘等一同进入到药瓶内,导致药品污染,因此在开封后第一时间应当将棉花丢弃。
四、胶囊药物服用要点
很多人认为服用胶囊药物或者单独将里面的药物倒出来服用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有些人认为单独服用药效更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使用胶囊的目的在于减轻不良反应,保证药物可以在肠道内溶解,不会在胃内溶解,促进药物疗效提高,同时胶囊药物也可以让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如果单独服用药粉容易影响药物吸收,引起药物副作用,因此一定不能将胶囊中的药粉单独倒出来服用。
五、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和剂量
空腹用药指早上未吃早餐前的30-60分钟,饭前用药指三餐前30-60分钟,饭时用药指餐前或者餐后片刻,饭后、睡前用药指餐后、睡前15-30分钟。
用药剂量应当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医生要求按照说明书用药,一定要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调整用药剂量,不可以随意增加、减少药物。
西药如何正确服用你了解了吗?正确服用药物才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一定要注意日常的用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