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了解麻醉,从分清这些麻烦方法开始

作者:邓天良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医院麻醉科发布时间:2023-11-03 10:06:525767次浏览[发表证书]

具有现代意义的麻醉出现于18世纪中叶,它的诞生是从氧化亚氮(笑气)被发现并被应用于牙科手术开始的。至目前,麻醉已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史,其已经发展地非常成熟了,其在手术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方面的“功绩”有目共睹。

麻醉的分类

从广义上来分,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大类,另外这两类麻醉又可细分为不同的麻醉方法。其中全身麻醉可分为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等),局部麻醉则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以及表面麻醉五种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就是麻醉药物经过病人的口腔或鼻腔吸入,通过呼吸道达到肺泡然后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而达到麻醉的目的。非吸入性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物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病人机体,从而达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目的。复合麻醉:复合麻醉顾名思义就是多种麻醉方式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式,有的手术比较特殊,单一的麻醉方法又各有缺点,因此需要采用多种麻醉药物、多种麻醉方式相结合的复合麻醉,从而取长补短,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因此复合麻醉也可作为单独的一种麻醉方式而存在。

2.局部麻醉

椎管内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入到椎管内,目的是使得部分脊神经被阻滞,进而达到机体某些部位麻醉的效果。根据注射间隙的不同,椎管内麻醉又分为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两种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此种麻醉方式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支配机体某一区域的神经干或鞘周围从而达到该部位获得局限性麻醉效果的目的。区域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病人手术部位的周围,使得手术区域的神经末梢阻滞,从而达到手术部位麻醉的目的。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病人的手术部位,并确保麻醉药物可均匀分布到整个手术区各层组织之中,从而阻滞这个区域的疼痛传导。局部麻醉之表面麻醉:将局部麻醉药物通过涂敷或喷雾的形式让其分布于局部粘膜、结膜的表面从而产生麻醉作用。

麻醉方式的选择

麻醉方式及其分类这么多,那么病人应如何选择麻醉方式?麻醉医生是如何确定麻醉方案的?

原则一:充分考虑病人情况

对于病情较重、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麻醉医生会尽可能避免采用全身麻醉。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病人,局部麻醉的效果则往往欠佳。小儿通常合作性差,临床上对小儿手术患者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采用基础麻醉+局部麻醉的方式。对合并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者,通常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要更加慎重,需结合具体病情来确定。此外,孕产妇、老人这类人群存在生理性改变较大,因此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也不同于普通病人,需考虑到病人的具体情况。

原则二:结合手术情况

如上肢手术多用臂丛阻滞麻醉,而颅脑手术则需要采用局部麻醉加基础麻醉,胸腔手术则应用气管内麻醉,下肢、腹部手术则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于需要肌肉松弛的某些大关节脱臼复位、腹腔手术,则要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者采用全身麻醉加肌松药。考虑手术的创伤性,如有些胸腹腔手术创伤性较大、手术操作复杂、出血量较多,对机体刺激较大,易引起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改变,则优先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时病人的体位也是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原则三:结合麻醉专科特点

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均有其自身特点以及适应症、禁忌症等,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时要结合麻醉药物、不同麻醉方式的特点来进行。麻醉医师的技术能力及经验也是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重要考量的因素,原则上要首先选择安全性最大、操作比较容易的麻醉方式,尤其是对于危重病人或既往无经验的大手术,应选择麻醉者最为熟悉、最有把握的麻醉方式,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此外,也要考虑麻醉药品、麻醉设备等条件因素,选择最适宜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