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健康人的心跳很有规律的,就好像一个钟摆一样,“嘀嗒”“嘀嗒”,有节奏地跳动着。若心跳节奏异常,就叫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会有一些临床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人在公共场合突然摔倒或者出现肢体抽搐,首先要想到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搏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应用AED,可以大大增加救治的概率。
1.心律失常的症状
(1)心慌: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都属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在发作时,患者会有心悸、心慌等症状。例如,一些人会感觉胸口猛地“咯噔”一下,仿佛停跳了一下;还有人会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到嗓子眼了,这是心慌的症状。(2)头晕:由于心律失常,通常都会对心脏的射血能力造成影响,引起心排血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头晕。(3)胸闷气短:当有心律失常时,就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也就是呼吸费力或者气不够用,其是一种主观感觉。严重情况下,患者会感到胸口有块大石头压在胸膛,很难受,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4)昏厥:由于心律失常,也会对脏血液输出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对全身脏器供血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些人可能会突然昏厥,或者突然眼前一黑。临床研究显示,室性心动过速、高度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都有可能诱发晕厥。心律失常的程度不同,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会出现轻微的头晕、心慌等不适,一些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猝死。因此,正确认识其在临床上的症状及对心脏的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轻度心律失常患者,要及早进行防治,以免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从而发展成恶性心律失常。
2.心律失常的分类与治疗
(1)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采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进行治疗。(2)快速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及房颤等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
3.心律失常学会这些很重要!
心律失常发作,千万不要慌:“正常心脏跳动就像时钟的滴答声,平稳且规律。心律失常就好像时钟突然慢一下或快一下,或者忽快忽慢,这不是“高龄的正常现象”, 但也不是每种心律失常都有危险,关键是要区别“良性”与“需要警惕”的状况。先要观察症状,如仅是偶然出现一两次,没有头晕等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以好转;如经常发病(一天几次),伴有胸痛、走路无力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还记住“3个时间”,发病时的时间、持续时间与当时正在做什么,比走路、休息等,下次到医院检查,可以向医生解释清楚。出现“2个信号”,必须立即就医:“反复不适”:一星期之内心跳慌等三次以上,或是每次发病时间长达十多分钟,无论是否减轻,都必须到医院就诊。如你之前的心跳加速,现在会突然出现头晕、手脚发冷等,说明心脏有问题,不要等,一定要让家人陪同去看医生。到医院时,告知医生之前记的“3个时间”,这样才能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
简单3步,从此刻开始保护心脏:从今天起,从这三步着手:晚上用餐时,减少烹饪时的食盐用量;第二天晨起,步行15分钟,一边走路一边感觉心跳,是否稳定;拿一页白纸,记录近期是否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若有不适,记录下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当时正在做些什么。如你之前有“反复不适”或者“新症状”,那就不要再迟疑了,第二天要告知家人,在心内科预约挂号,再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基础检查(如心电图),请医生给出专业意见。
4.AED与其使用方法
AED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包含心脏节律分析系统与电击咨询系统,可以行电击除颤。当操作人员按下“电击”键时,就可以进行电除颤。现在,在国内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都装有AED,可以在微信小程序等输入“AED”关键词进行查找,如能及时、正确应用AED,将会大大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AED的使用包括四个步骤:先按下电源或掀开盖子。将一块电极片贴在患者锁骨下方,另一块贴在左乳房的外侧,避免外伤、潮湿。在实施电击之前,一定要先确定没有人与患者接触。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放电操作。
总之,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心律失常十分常见,但很多人对其所造成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对症治疗。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并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