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早期患病阶段并不会有显著的不适症状表现,导致了许多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给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当慢阻肺患者在出现显著症状后,才进行相应的治疗,此时,其气道已出现了狭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慢阻肺的治疗效果。随着慢阻肺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心脏以及骨骼、肌肉等处都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肺源性心脏病,甚至于出现呼吸衰竭,严重的还会引发患者死亡。为此,只有保证正确的治疗,才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为大家介绍治疗慢阻肺的方法。
1.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可借助支气管舒张剂得到有效放松,从而最大限度缓解气流受限的情况,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改善慢阻肺症状的治疗手段。患者在医生建议下,短时间对支气管舒张剂进行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若保持持续、规律性地运用,可以达到对症状预防和降低的效果。为提高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效果,通常建议患者采取吸入治疗形式。
(2)激素: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长时间稳定病情的关键就在于采取吸入激素式的治疗形式。通过吸入激素类药物可以使FEV1的降低趋势得到有效抑制。对于存在反复发作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可采取长时间、规律性的激素吸入治疗。
(3)其他药物: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内,常常会有大量的黏液分泌物形成。若这些黏性分泌物无法被有效地排出,极易会诱发感染问题,从而给患者气道带来严重影响。此时可借助祛痰类药物来改善患者气道功能。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为临床中常见的祛痰类药物。除此之外,在对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可以对抗氧化剂进行使用。通过使用抗氧化剂类药物,能够使患者反复发作的疾病概率得以最大限度降低。
2.氧疗
慢阻肺患者需长期进行氧气治疗。通常在氧气治疗的作用下,可以使患者体内各个重要脏器功能得以有效维持,使其更具稳定性和平衡性,从而有效满足患者肺部周围组织的氧气供应需求。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来说,若其长时间的开展家庭氧疗,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最大限度提升。同时,也可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并对血流动力学、精神状态以及血液学特征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
3.通气支持
对于处于稳定期的重度慢阻肺患者来说,其常常会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技术。该治疗技术同长期氧疗相结合,对具有明显高碳酸血症状的患者来说,有着显著的疗效性。借助无创通气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该技术无法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充分改善。为了对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生存状态进行有效改善,需持续性地对其进行正压通气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
4.营养支持
通常慢阻肺患者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存在,所以,在慢阻肺的内科治疗当中,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营养支持,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风险,从而使其呼吸肌功能得到充分改善。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证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对高糖、高脂肪食物进行食用。若有需要,可对鱼油、蛋白粉以及维生素D等营养补充剂进行选用。
5.康复治疗
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方法就是呼吸训练。通过康复治疗,可使患者呼吸肌功能得到充分改善,并增强肺活量。临床中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就是腹式呼吸、控制呼吸和缩唇呼吸。其中,患者在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姿势,并全身心放松。然后缓慢呼气,在呼吸的过程中,应尽量收紧腹部。在吸气时,腹部需要放松,并向外扩张。同时,胸腔位置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在开展控制呼吸训练时,患者在呼气的过程中,需要将上胸部轻轻收缩,然后放松下胸部以及腹部。吸气时,需要同时扩张下胸部和腹部,此时,上胸部应保持放松状态;缩唇呼吸训练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姿势。患者在缓慢吸气以后,需要以紧缩嘴唇的形式进行呼气。需要注意的是,吸气和呼气的比例应保持在1:2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