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你能早早发现“带状疱疹”吗?
作者: 刘艳 泸定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7-11931次浏览[发表证书]

带状疱疹,民间常称“缠腰龙”“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虽然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任何曾感染过水痘的人都可能发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显著减轻痛苦、降低后遗症风险,以下是关键知识点。

1.认识带状疱疹的“预警信号”

发病前常有前驱症状,这些信号常在皮疹出现前1~5就出现,是早发现的关键:

1)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

最常见的是发病部位(如腰背部、胸肋部、头面部)出现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疼痛,似烫伤后感觉、麻木、瘙痒感。部分人会误以为是“腰间盘突出”“心脏病”“牙痛”等,容易误诊。

2)全身不适

可能伴随低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症状。

3)生活经历

一般发病前1月左右有劳累经历,比如熬夜增多、工作时间延长、频繁出差、生活琐事繁杂、失眠、焦虑烦躁、长时间感冒反复不愈等。

4)查血常规

常有淋巴细胞升高或比健康状态时偏高,白细胞正常或下降,需要排除近期感冒、感染等情况。

2.典型症状出现,及时识别

前驱症状后,皮肤会逐渐出现特征性表现,此时诊断相对容易:

识别典型皮疹表现:

1)皮疹出现部位

多沿身体一侧的神经分布区域(如胸部、腰部、头面部、颈部)出现,呈条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

2)皮疹发展过程

初期为潮红斑,很快出现成簇的丘疹、水疱,水疱内液体清亮,周围有红晕,水

疱互不融合,数天后水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伴随症状:皮疹区域疼痛程度、时间长短不一,短期疼痛,一般持续2~3天或7~10天左右消退,多为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青中年患者;或皮疹结痂后1月内,多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的中、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疼痛可能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超过皮疹结痂后一月,甚至在皮疹消退后持续数月或更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关注特殊情况的疱疹

1)眼带状疱疹

如果疱疹出现在单侧眼部周围,可能会引起眼痛、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视力受损,对于有眼部不适且伴有上述前驱症状的患者,常用消炎滴眼液无效,要特别警惕眼带状疱疹的可能。

2)耳带状疱疹

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会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同时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单侧耳部疼痛并伴有这些耳部及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耳带状疱疹的可能性。

3)顿挫型带状疱疹

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病情相对较轻,但容易误诊。对于有典型前驱症状,之后出现局部皮肤红斑、丘疹且伴有疼痛的患者,要考虑顿挫型带状疱疹的可能。

4)无疹型带状疱疹

症状表现仅有神经痛而不出现皮疹,诊断相对困难。神经痛可为钝痛、刺痛、跳痛等,疼痛程度不一,持续时间较长,可在没有皮疹出现的情况下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常见于免疫功能较强或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有效。

5)泛发性带状疱疹

症状表现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病毒早期多单侧神经区起疹,很快播散至全身,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较重,可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4.常需要鉴别的疾病

1)单纯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等,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疼痛相对较轻,多为灼热感或轻微刺痛,一般在皮疹出现前症状不明显。

2)接触性皮炎

有明显的接触史,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瘙痒、灼痛或胀痛,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

3)肋间神经痛

疼痛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多为刺痛或灼痛,疼痛较为剧烈,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时可使疼痛加重,但无皮疹出现。需要进行胸部X线、CTMRI等检查,以排除胸椎病变、肿瘤等疾病。

4)急性阑尾炎

主要是腹部疼痛,开始时多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部超声、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5.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快到皮肤科、疼痛科、针灸康复科或其它相关科室就诊,避免延误治疗:身体某一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尤其是单侧分布时;疼痛区域逐渐出现皮疹、水疱,符合带状疱

疹的分布特点;皮疹出现在头面部(可能影响眼睛、耳朵等,导致视力下降、面瘫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者、免疫缺陷者)出现疑似症状。

6.早诊断的重要性

带状疱疹的治疗强调“越早越好”,发病72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即使超过了72小时也需要积极治疗。及时诊断并规范治疗,能: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风险;减少眼部、耳部等并发症的可能。

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关键是关注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单侧疼痛。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痛苦和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