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高危妊娠的识别与管理:产科医生的实战建议
作者:胡春华绵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1874次浏览[发表证书]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孕妇能够顺利度过孕期并分娩健康婴儿。然而,部分孕妇由于基础疾病、妊娠期并发症或不良孕产史等因素,可能面临更高的母婴风险,这类情况被称为高危妊娠。据统计,高危妊娠约占所有妊娠的10%~20%,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

如何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并在整个孕产期提供精准干预,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将从高危妊娠的识别、风险评估及临床管理策略等方面,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经验,为同行提供实用建议。

1.高危妊娠的定义与识别

高危妊娠是指由于母体因素、胎儿因素或妊娠期特殊情况,导致孕妇或胎儿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况。其危险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母体因素。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尤其是孕前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既往不良孕产史:如复发性流产、早产、子痛前期、胎盘早剥、死胎史等。生殖系统异常: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宫颈机能不全等。感染性疾病:HIV、乙肝、梅毒、TORCH 感染等,社会因素:高龄(35 )、低龄(18)、营养不良、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等(2)胎儿因素。胎儿生长受限(FGR);多胎妊娠(尤其是单绒双羊等高危类型);胎儿结构或染色体异常;羊水异常(过多或过少)(3)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痛前期、子痛);妊娠期糖尿病(GDM);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膜早破、早产风险。识别方法:详细病史采集:包括既往疾病、孕产史、家族史及生活方式。全面体格检查:关注血压、BMI、心肺功能及子宫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如血糖筛查、甲状腺功能、超声(尤其是 NT 检查、胎儿结构筛查)

2.高危妊娠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贯穿整个孕期,动态调整管理策略。常用工具包括:(1)孕前风险评估(灬汽适用于计划妊娠的高危女性):评估基础癆纪♪窟疾病控制情况(HbA1c、血压肾功能)。调整药物(ACEI/ARB类降压药需替换为妊娠安全药物)(2)孕期风险分层:低风险:无合并症,常规产检即可。中风险:如轻度 GDM、高龄孕妇需加强监测。高风险:如重度子痫前期、FGR、心脏病孕妇,需多学科管理。(3)风险预警信号:血压>140/90mmHg;蛋白尿(>300mg/24h);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警惕子痛);胎动减少或消失。

3.高危妊娠的管理策略

(1)多学科协作(MDT)。高危妊娠的管理需要产科、内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例如:糖尿病孕妇:内分泌科协助调整胰岛素方案。心脏病孕妇:心内科评估心功能,决定分娩时机与方式。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联合介入科、输血科制定手术方案。(2)个体化产前检查方案。增加产检频率:如高血压孕妇每 1~2 周随访血压、尿蛋白。专项监测:GDM 孕妇:定期血糖监测及胎儿超声评估。FGR 孕妇:2~4周超声监测胎儿生长、脐血流及羊水。(3)药物干预。降压治疗:拉贝洛尔、硝苯地平适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硫酸镁:用于子痛前期预防抽搐及胎儿神经保护(< 32 周早产时)。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适用于34周前早产风险者)。阿司匹林: 低剂量( 81mg/d)用于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12~16周开始)(4)分娩时机与方式的选择。择期终止妊娠: 如重度子痫前期( >34)FGR(胎心异常)需及时干预。阴道分vs 剖宫产:多数高危孕妇仍可尝试阴道分娩(GDM、轻度高血压)。剖宫产指征:如前置胎盘、严重心脏病、胎位异常等。(5)产后管理。高危妊娠的风险不仅限于孕期,产后仍需关注:子痛前期孕妇:产后仍可能发生子痫,需监测血压至产后72 小时血栓预防:如长期卧床者需低分子肝素抗凝。心理支持:产后抑郁筛查(尤其是有不良孕产史者)

4.结语

高危妊娠的管理是产科临床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早期识别、动态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协作,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产科医生需结合指南与个体化原则,为每位高危孕妇制定精准干预策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