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基孔肯雅热掀灭蚊潮

2025-06-27

作者: 江艺三六三医院937次浏览[发表证书]

人类与蚊子缠斗持续千年,今年夏天南方地区与蚊子的斗争又上新的台阶,基孔肯雅热在四川病例的出现再次让蚊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家家户户每天翻盆倒罐清积水,大街小巷三天两头喷洒灭蚊药,全因基孔肯雅热,什么是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典型症状

1)骤起高热:体温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持续高烧不退,部分患者热退后可能再次发热,整体发热期相对较短。

2)关节痛:呈游走性,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波及膝、肩等大关节,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

3)皮疹:发病后2~5天,80%患者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足底及面部出现斑疹、丘疹或紫癜,可有瘙痒感。

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症状缓解:发热与疼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关节痛。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在确诊前需排除登革热,可能引发出血风险。关节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补液与休息: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急性期需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关节损伤。

3)慢性关节痛管理:约10%~30%患者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关节痛,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热敷、康复训练)或咨询风湿科医生。

4)警惕并发症。新生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需住院治疗。

3.预防

预防核心是防蚊叮咬和控蚊灭蚊:

1)个人防护:防蚊措施:使用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或驱蚊酯的驱蚊剂;穿着长袖衣裤(浅色为宜)。安装纱窗、蚊帐,使用电蚊拍或灭蚊喷雾。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区域等蚊虫聚集处久留。

2)环境灭蚊:清除积水容器(如水培花盆、水桶),填平洼地、杜绝蚊虫孳生地,水培植物每周换水一次,清洁容器内壁和根部。社区可开展灭蚊行动(如喷洒环保杀虫剂)。可使用84消毒液、70%酒精、含氯消毒液对环境、物表进行消毒、清洁。

3)旅行建议:前往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南美)前查询疫情,旅行中严格防蚊。归国后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4)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及免疫低下者需加强防护,疑似感染需及时就医。

4.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亚洲常见)和埃及伊蚊(热带地区)。病毒特性:潜伏期通常1~12天,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液中可能含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他人。

5.与登革热的区别

两者症状相似(发热、关节痛、皮疹),但基孔肯雅热关节痛更剧烈且持久,而登革热可能出现出血倾向。确诊需实验室检测(PCR或抗体检测)。

6.重要提醒

若出现突发高热(>39)、关节剧痛或皮疹,尽早就医并告知蚊虫接触史。

避免在发病期间被蚊虫叮咬,以防疫情扩散。

通过科学的防蚊措施和及时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及疾病影响。目前全球多个机构正在研发疫苗,未来有望提供更全面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