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常见颅脑出血,早期识别很重要

作者:林开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桂林)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5-06-13 14:09:26849次浏览[发表证书]

颅脑出血是一种发病急、病情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识别颅脑出血的信号,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常见颅脑出血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早期识别它。

1.认识常见的颅脑出血类型

1)高血压性脑出血。这是最常见的颅脑出血类型之一,多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有关。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壁变得脆弱,在血压突然升高时,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这种出血通常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发病较急,会对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功能造成影响。

2)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引起的。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会导致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此类出血起病突然,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再次出血,加重病情。

3)外伤性脑出血。顾名思义,这种出血是由头部外伤引起的,比如车祸、摔倒、撞击等。外伤会导致脑组织和血管损伤,从而引发出血。出血的部位和程度与外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会伴随颅骨骨折等情况。

2.早期识别颅脑出血的关键信号

1)突发剧烈头痛。头痛是颅脑出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与普通头痛不同,颅脑出血引起的头痛往往是突然发作的,程度剧烈,如同“头要炸开”一样,且难以忍受。这种头痛不会因休息而缓解,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肢体活动异常。当颅脑出血影响到大脑的运动功能区域时,患者会出现肢体活动异常。比如,一侧肢体突然无力,无法抬起手臂、站立或行走,甚至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的情况。拿东西时物体容易掉落,走路时身体向一侧倾斜等,都是常见的表现。

3)意识和语言障碍。颅脑出血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意识和语言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在语言方面,可能会突然说不出话、说话含糊不清,或者无法理解别人说的话,出现沟通困难。

3.发现异常后的正确应对措施

1)保持镇静,避免移动患者。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疑似颅脑出血的症状,周围的人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晃动患者的头部,因为移动可能会加重出血,增加颅内压力。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处理颅脑出血患者时,首先应确保患者的体位稳定,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紧接着,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详细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的症状,包括头痛的严重程度、是否有意识模糊、呕吐、肢体无力等,同时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和患者所处的具体位置。由于颅脑出血的救治时间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越早得到专业治疗,患者的预后就越有可能得到改善。

3)做好现场基础护理。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和脉搏的频率和强度。观察患者是否有规律的呼吸,以及脉搏是否持续和有力。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尽可能快地恢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同时,为了防止患者体温下降,应确保其处于温暖的环境中,但要注意不要使用热水袋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加热方式,以免造成烫伤。在此期间,切勿给患者喂水或喂药,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呛咳,甚至可能加重他们的病情。保持冷静,按照急救知识操作,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4.结束语

总之,常见颅脑出血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类型,掌握早期识别的关键信号,并知道在发现异常后的正确应对措施,就能为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定期体检,控制好基础病,减少颅脑出血的发生风险。记住,早期识别是应对颅脑出血的第一道防线,重视它,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