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约为6%~20%(不同种族和地区有所差异)。PCOS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还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症状多样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管理。
1.PCOS的主要症状
PCOS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核心特征包括高雄激素表现、排卵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常见症状如下:
(1)月经异常。月经稀发(周期超过35天)或闭经(3个月以上无月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青春期女性可能表现为初潮后月经持续不规律。(2)高雄激素表现。多毛症:唇周、下颌、胸背部等部位毛发增多。痤疮:顽固性痤疮,尤其是下颌、背部等部位。雄激素性脱发:头顶或前额头发稀疏。(3)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增大(超过10ml)。注意:PCOM并非PCOS独有,约20%~30%正常女性也可能出现,因此不能仅凭超声诊断PCOS。(4)代谢异常相关症状。胰岛素抵抗:约50%~70%的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黑棘皮病(颈部、腋下皮肤色素沉着)、易疲劳、餐后嗜睡等。肥胖:约40%~80%的PCOS患者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但瘦型PCOS也不少见。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受损,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5)生育问题。由于排卵障碍,PCOS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占70%~80%)。
2.PCOS的诊断标准
PCOS的诊断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1)鹿特丹标准。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即可诊断:排卵障碍(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或血液检查显示睾酮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通过超声检查确认)。(2)NIH标准。强调高雄激素表现和排卵障碍,不强制要求卵巢多囊样改变。(3)AES标准。要求高雄激素表现必须存在,再加上排卵障碍或卵巢多囊样改变中的任意一条。(4)关键检查项目。激素检测:包括睾酮、LH/FSH比值等。代谢评估:空腹血糖、胰岛素、糖耐量试验、血脂等。超声检查:观察卵巢形态,判断是否有多囊样改变。
3.PCOS的潜在并发症
PCOS不仅影响生殖健康,还可能引发以下长期健康问题:
(1)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PCOS女性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5倍。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子宫内膜病变。长期无排卵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2~6倍。(3)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抑郁:与激素波动、体象困扰相关。进食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暴食症或厌食倾向。(4)妊娠并发症。自然流产率增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早产风险增加。
4.PCOS的长期管理策略
PCOS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1)生活方式调整(一线治疗)。①饮食控制:选择低升糖指数(低GI)、高纤维食物,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②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③减重:减轻5%~10%体重可显著改善月经和胰岛素敏感性。(2)药物治疗。根据症状选择个体化方案:调整月经周期:口服短效避孕药或孕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如二甲双胍(适用于糖耐量异常者)。抗雄激素治疗:用于多毛、痤疮等症状。促排卵治疗:针对不孕患者。(3)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小组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4)定期监测。每年检测血糖、血脂。子宫内膜评估(长期闭经者需警惕内膜病变)。心血管风险评估。
5.总结
PCOS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症状并降低远期健康风险。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干预,若出现月经不规律、多毛、痤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