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智齿:该留还是该拔?口腔医生教你判断

作者:黄文

广汉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13:50:02647次浏览[发表证书]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晚萌出的牙齿,一般在17~25岁之间长出。由于现代人的颌骨比祖先小了很多,智齿常常“无家可归”,导致各种口腔问题。那么,智齿到底该留还是该拔?今天,我们就从口腔医生的角度,帮你科学判断!

1.智齿的“前世今生”:为什么它总惹麻烦?

人类的祖先依靠粗糙的食物生存,强大的咀嚼力需要更宽的颌骨和更多的磨牙。但随着饮食精细化,颌骨逐渐退化,智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于是,它们常常“野蛮生长”,引发各种问题:阻生智齿:被牙龈、邻牙或骨头阻挡,无法正常萌出。歪斜生长:横着、斜着长,挤压邻牙,导致牙齿拥挤。龋齿和冠周炎:位置靠后,难以清洁,容易蛀牙或引发牙龈发炎。结论:部分人的智齿不仅没用,还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但并非所有智齿都必须拔除。

2.什么样的智齿可以留?

如果你的智齿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考虑保留:(1)完全萌出,位置端正:智齿垂直生长,与对颌牙形成正常咬合,能发挥咀嚼功能。(2)清洁无难度:能正常刷牙、使用牙线,不易堆积食物残渣。(3)无疼痛或感染史:从未发炎、肿胀,也不影响邻牙健康。注意:即使智齿暂时没问题,也应定期检查,因为它可能在多年后突然“作妖”。

3.什么样的智齿必须拔?

如果智齿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拔除,避免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1)阻生智齿(长不出来或长歪了)。水平阻生:横着长,顶住邻牙,可能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牙齿移位。垂直阻生:虽然方向正确,但被牙龈覆盖,容易藏污纳垢,引发冠周炎。倒置阻生:智齿倒着长,可能压迫神经,导致下唇或舌麻木。典型症状:前面的牙齿移位,牙龈肿痛、脸部肿胀,张口困难,甚至发烧。(2)反复发炎或感染。智齿位置靠后,刷牙时难以彻底清洁,细菌容易滋生,导致:智齿冠周炎: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化脓。邻牙龋坏:智齿与邻牙之间形成缝隙,食物嵌塞,导致邻牙龋坏。如果反复发炎,说明智齿已经成为“病灶”,建议尽早拔除。(3)影响正畸或牙齿排列。如果智齿挤压邻牙,可能导致:牙齿拥挤:前牙被推歪,影响美观。正畸失败:正畸矫正后,智齿可能让牙齿再次移位。正畸医生通常会建议提前拔除智齿,避免影响矫正效果。(4)无对颌牙(上/下智齿缺失)。如果只有上颌或下颌长智齿,没有对应的咬合牙,它会不断伸长,可能:咬伤对侧牙龈,导致牙龈疼痛。和前面的牙齿之间嵌塞食物。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4.拔智齿的最佳时机

很多人问:“智齿不疼,要不要拔?”其实,越早拔,恢复越快!

1)最佳年龄:18~25岁。此时牙根未完全形成,骨弹性好,拔牙创伤小,恢复快。年纪越大,牙根越牢固,骨质越硬,拔牙难度增加,术后反应可能更明显。(2)女性需避开生理期。经期凝血功能较差,拔牙后易出血,建议月经结束后3~5天再拔。(3)急性炎症期不能拔。如果智齿正在发炎,需先消炎,待炎症消退后再拔。

5.拔智齿会疼吗?术后如何护理?

1)拔牙过程。现代牙科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基本无痛。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但医生会尽量减小创伤。(2)术后护理。止血:咬紧棉球30~4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及剧烈运动。饮食:

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食,避免辛辣、过热食物。清洁: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避免触碰伤口。肿胀管理:术后48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注意:如果术后剧烈疼痛、出血不止或发烧,需及时复诊!

6.关于智齿的常见误区

1)“不疼就不用拔”?错!很多智齿“潜伏”多年,等出现疼痛、邻牙损坏时再拔,可能为时已晚。(2)“拔智齿会瘦脸”?错!脸型由颌骨决定,拔智齿不会改变骨骼,但可能因消肿后视觉上脸变小。(3)“拔智齿会伤神经”?极少数情况下,下牙槽神经可能受影响,但经验丰富的医生会规避风险。

7.总结:该留还是该拔?

可以保留的智齿:正常萌出、无不适、易清洁、有咬合功能。建议拔除的智齿:阻生、反复发炎、影响邻牙、无对颌牙。最终建议:即使智齿暂时不疼,也应定期检查,由口腔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拔除。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后患!记住:智齿不是“智慧之齿”,该拔就拔,别让它毁了你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