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肩周炎 VS 肩袖损伤:如何区分肩痛真相?

作者:马跃

四川友谊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9 14:04:01604次浏览[发表证书]

“哎哟,我的肩膀!”——这声哀嚎,在办公室、健身房、甚至家庭聚会中都不 绝于耳。肩痛,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 机的“小毛病”,正悄悄成为现代人的“肩”熬。但你知道吗?肩痛并非铁板一块,肩 周炎和肩袖损伤这对“肩部双煞”,常常 让人傻傻分不清。

今天,咱们就来一场肩痛界的“真假美猴王”大揭秘,用科学的光芒,照亮你肩部的每一个角落!

1.肩周炎:肩部的“冻结危机”

1)定义速递: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想象一下,你的肩部被一层无形的“冰壳”包裹,活动受限,疼痛难忍。(2)症状解码:①疼痛升级:初期轻微,逐渐加重,夜间尤甚,仿佛有只小老鼠在肩部啃噬。②活动受限:梳头、穿衣、甚至举手投足都变得困难重重,仿佛肩部被上了锁。③病程漫长:自限性疾病,但恢复期可能长达数月至数年,考验你的耐心与毅力。(3)诱因探秘:①年龄因素:40~60 岁高发,女性略多于男性,岁月不饶人,肩部也“中招”。②外伤遗患:肩部轻微外伤后未及时处理,炎症悄然滋生。③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能成为肩周炎的“幕后推手”。

2.肩袖损伤:肩部的“隐形杀手”

1)定义揭秘: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形似袖口包裹肩关节。肩袖损伤,即这些肌腱的撕裂或断裂,是肩部运动的“隐形杀手”。(2)症状剖析:①疼痛特点: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外展、上举或旋转动作,休息时缓解,但并非完全消失。

②力量减弱:肩部力量明显下降,提重物、推门等日常动作变得吃力。③夜间痛醒:严重者,夜间可能因疼痛而惊醒,影响睡眠质量。(3)诱因追踪:①过度使用:运动员、体力劳动者,长期重复肩部动作,肩袖不堪重负。②外伤冲击:跌倒、撞击等直接外伤,导致肩袖肌腱撕裂。③年龄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肩袖肌腱逐渐退化,变得脆弱易损。

3.区分“肩痛”真相:三大法宝 在肩周炎与肩袖损伤这场“真假肩痛”的迷局里,掌握以下三大法宝,你就能拨云见日,精准揪出导致肩痛的“真凶”。

1)疼痛性质:肩周炎疼痛是场“夜袭战”。起初隐隐作痛,如微风拂面难察觉,而后逐渐加剧,夜间尤为明显,似有蚁群啃噬肩部,让人辗转难眠,且安静时疼痛也不“消停”。肩袖损伤疼痛则是“活动依赖症”。进行肩部外展、上举、旋转等动作时,疼痛瞬间“发难”,如针猛刺;一旦停止活动,疼痛便如退潮般缓解,给人片刻安宁。(2)活动范围:肩周炎患者肩部似被“冻结魔法”笼罩,活动全面受限。梳头、穿衣、抬手、摸背等日常动作都艰难异常,仿佛肩部被无形枷锁束缚,日常事务变得“举步维艰”。肩袖损伤患者肩部活动受限呈“局部性”。特定动作如手臂外展、上举时,会感觉肩部使不上劲,活动幅度受限,似有无形力量拉扯;但其他不涉及受损肩袖肌腱的动作,肩部活动相对正常。(3)医学检查:X光、MRI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肩部结构,为诊断提供“金标准”。 4.应对策略:科学治疗,重获自由

1)肩周炎:①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等,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②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部拉伸、旋转等运动,防止关节粘连。③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注射等,减轻炎症,缓解疼痛。(2)肩袖损伤:①保守治疗:轻度损伤,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RICE原则)及物理治疗,促进愈合。②手术治疗:严重撕裂或断裂,需通过关节镜手术修复,恢复肩袖功能。

5.预防胜于治疗:肩部保健小贴士

1)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耸肩,保持肩部自然放松。(2)适度运动:定期进行肩部拉伸、力量训练,增强肩部肌肉力量。(3)避免过度使用: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肩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6.结语

肩痛虽小,却关乎生活质量。通过今天的科普,相信你已经对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记住,面对肩痛,不要盲目自行处理,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才能早日摆脱“肩”熬,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