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X 线检查:百年影像技术的“前世今生”

作者:吴敏

柳州市工人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9 09:52:22873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放射科的检查室里,X线机是最“资深”的成员。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这项技术已经守护人类健康超过120年。即便在CT、磁共振等高端设备层出不穷的今天,X线检查依然以其快速、便捷、经济的优势,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检查手段。

1.X线成像:穿透身体的“影子艺术”

X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其吸收程度不同:骨骼等高密度组织呈白色,肌肉等软组织呈灰色,空气呈黑色。这种黑白对比形成的“影子图像”,能直观显示身体结构异常。与CT的分层成像不同,X线片是三维结构的二维重叠影像,就像把立体积木堆从正面拍扁,内部结构可能重叠。但对于大多数明显病变,如骨折、肺炎,X线片能快速给出初步诊断,为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

2.这些情况,X线检查最适合

骨骼系统疾病是X线的“拿手好戏”。四肢骨折、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等,X线片能清晰显示形态变化。曾有位老人摔倒后腕部疼痛,X线片立即显示科雷氏骨折, 无需其他检查就能确定治疗方案。儿童骨龄评估也靠左手X线片,通过观察骨骺发育判断生长状态。胸部疾病初步筛查离不开X线。肺炎的片状阴影、肺结核的条索灶、肺癌的肿块影,在胸片上都有特征表现。体检时的胸部透视或胸片,是性价比极高的肺部和心脏病变筛查手段。胃肠道造影是X线特色项目。服用钡剂后,能显示食道、胃、小肠的形态和蠕动情况,诊断胃溃疡、肠道梗阻等。虽胃镜更直观,但钡餐在显示整体形态和功能上有优势。泌尿系统造影通过注射含碘造影剂,显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形态,判断结石、肿瘤或畸形,适合不适合做CT的患者。此外,牙科X线能发现龋齿等问题;乳腺钼靶X线是乳腺癌筛查重要手段,对钙化灶的检出敏感度高于磁共振。

3.检查前后,这些细节要注意

1)检查前准备因部位而异:普通骨骼、胸部X线无需特殊准备;胃肠道造影需空腹6~8小时,可能需提前服泻药清 洁肠道;泌尿系统造影前要做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才能注射造影剂,检查前需排空膀胱。(2)去除金属物品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项链、带钢圈的内衣等会产生伪影,曾有患者因胸前金属吊坠导致胸片出现可疑阴影,不得不重新检查。(3)检查中需配合:拍胸片时“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让肺部充分扩张;拍脊柱X线片时保持身体直立不动。儿童或躁动患者可能需家长协助固定,必要时用镇静剂。(4)检查后:普通X线检查结束即可离开;胃肠道造影患者可能排出白色粪便(钡剂),多喝水可促进排出;泌尿系统造影后也要多喝水,帮助造影剂排泄。

4.关于辐射,科学看待不恐慌

1)常规X线检查辐射剂量很低:一次胸部X线片约0.02~0.1mSv,相当于坐飞机10小时的宇宙辐射;四肢X线仅0.001~0.01mSv;胃肠道造影约2~5mSv,远低于CT。(2)特殊人群防护需注意:孕妇(尤其怀孕前3个月)尽量避免非必要检查,必要时用铅衣遮挡腹部;婴幼儿检查时严格控制剂量,非必要不做多次检查。(3)减少辐射风险的核心是“按需检查”:不随意要求做X线,如普通感冒无需胸片;儿童和孕妇优先选无辐射检查。

5.常见误区:别被谣言误导

X线辐射太大,不如直接做CT”是错误的。X线适合初步筛查,辐射低、费用低,没必要一开始就做CT

“透视比拍片清楚,辐射也小”不对。透视辐射剂量(一次胸部透视约1~5mSv)远高于胸片,且图像无法保存,现已很少使用,多被数字化X线摄影取代。

X线片没发现问题,就一定没事”不正确。X线片有局限性,重叠影像可能掩盖细小病变。如早期肺癌可能在胸片上漏诊,需CT进一步检查;某些隐匿性骨折初期X线片不明显,2~3周后骨痂形成才能显影。

X线检查就像影像诊断的“敲门砖”,凭借快速、经济、广泛适用的特点,依然在临床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其原理和注意事项,能帮助我们在需要时理性配合检查。如有疑问,可随时向放射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