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一到冬天就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防治要点

作者:鲁廷芸

泸州纳溪骏安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5:38:25952次浏览[发表证书]

冬天的寒风中,不少人频繁咳嗽,严重时还伴有气喘、咳痰等症状。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多年,每次发作超过3个月,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将带您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成因、症状、危害及防治方法,助您远离冬季咳嗽困扰。

1.认识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的“冬季警报”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最常见的是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削弱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功能,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增加感染风险。数据显示,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8倍。空气污染也是重要诱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以及冬季燃煤取暖产生的烟雾,都会刺激呼吸道。此外,反复的病毒、细菌感染会破坏气道的防御功能,使病情迁延不愈。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因呼吸道黏膜萎缩、功能减退,更易受到侵害。

2.典型症状:别把咳嗽当“小事”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冬季寒冷干燥,呼吸道黏膜抵御能力下降,症状往往加重。典型表现为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清晨起床时或夜间入睡后咳嗽较为剧烈;咳痰以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为主,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短、喘息,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加剧。如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就需要高度警惕慢性支气管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肺炎混淆,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更长,且症状反复发作。若不及时干预,病情会逐渐进展,导致气道狭窄、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3.科学防治:多管齐下远离咳嗽

1)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是防治慢 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戒烟后,呼吸道纤毛功能逐渐恢复,痰液排出顺畅,病情进展速度明显减缓。同时,要远离二手烟环境,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刺激。此外,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居住环境;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增强体质和呼吸道抵抗力。(2)饮食调理。日常饮食应遵循清淡、均衡原则。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多吃润肺止咳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控制盐的摄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稀释痰液,便于排出。(3)规范治疗。一旦确诊慢性支气管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缓解期则以预防复发为主,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中医中药、穴位贴敷、针灸等疗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4)呼吸锻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是简单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腹式呼吸时,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双手平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腹部隆起,然后用口缓慢呼气,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缩唇呼吸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可延缓呼气气流,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改善通气功能。

4.结语

慢性支气管炎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防治,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一到冬天就频繁咳嗽,不要轻视,及时就医诊断。日常生活中,从戒烟、改善环境、合理饮食、规范治疗等方面入手,为呼吸道健康筑起坚实防线,让冬季不再被咳嗽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