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腕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鼠标手的“罪证捕捉”

作者:蒋德芬

云南省昭通仁安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5:29:05562次浏览[发表证书]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由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及功能障碍。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长期重复性手腕活动(如频繁使用鼠标)导致CTS发病率显著上升,“鼠标手”已成为现代人的典型职业健康问题。传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而高频超声技术的进步使其成为CTS诊断的重要工具,能够直观捕捉正中神经受压的“罪证”,实现精准评估。

1.腕管解剖与发病机制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与腕骨共同构成的骨纤维隧道,其内走行9条屈肌腱(指浅、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及正中神经。任何导致腕管内容物增加或容积缩小的因素均可诱发CTS,常见原因包括:(1)机械性压迫:长期手腕过度屈伸(如键盘操作、手机使用)使肌腱滑膜增生,挤压正中神经。(2)占位性病变:腱鞘囊肿、脂肪瘤或肌腱滑膜增厚直接压迫神经。(3)系统性因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神经水肿。

超声的优势在于能直接观察腕管横截面积、正中神经形态及周围结构的动态变化,为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2.超声检查技术与标准切面

1)检查方法。①探头选择:高频线阵探头(12~18 MHz),确保分辨率达0.1 mm级,清晰显示神经束膜结构。②体位:患者取坐位,手部自然伸展,掌心向上置于检查台,轻度背伸(约30°)以展开腕管。③标准切面:横断面:于豌豆骨水平(近端腕管)及钩骨钩水平(远端腕管)测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纵断面:评估神经走行是否平滑,观察卡压点近端的梭形增粗(“假性神经瘤”征)。(2)关键测量参数。①正中神经CSA:正常值<10 mm:,>10~12 mm:提示可疑CTS,>13 mm:具有确诊意义(敏感性82%,特异性87%)。②腕横韧带厚度:正常<2.4 mmCTS患者常增厚(>3 mm)。③神经扁平率(横径/纵径):受压神经呈椭圆形,扁平率>3.3提示卡压。

3.CTS的超声特征性表现

1)直接征象。①正中神经肿胀:卡压点近端(前臂远端)神经增粗,内部束状结构模糊。②“蜂腰征”:腕管入口处神经突然变细,远端再次膨大,形似蜂腰(动态扫描时更明显)。③神经血流信号增多:能量多普勒显示神经外膜血管扩张,反映炎症反应。(2)间接征象。①腕横韧带向掌侧膨出:长期高压导致韧带变形。②屈肌腱滑膜增生:肌腱周围低回声晕增厚(>1 mm),提示腱鞘炎。③动态卡压征阳性:被动屈腕时正中神经受压变形,CSA增加>2 mm:

4.超声与其他检查方法的对比

1)神经电生理检查。传统“金标准”可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但无法显示解剖学异常,且约20%早期CTS患者电生理结果阴性。超声则能直接定位卡压点,鉴别神经外因素(如腱鞘囊肿)。(2MRI检查。虽可三维重建腕管,但成本高、耗时长。超声的优势在于实时动态评估,且更适合筛查术后复发或解剖变异(如永存正中动脉)。

5.特殊人群与鉴别诊断

1)不典型CTS的超声诊断。①双卡综合征:若颈椎病与CTS共存,超声可排除颈神经根受压。②妊娠期CTS:激素相关水肿导致CSA增大,产后随访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2)易混淆疾病。①颈椎神经根病:麻木范围超出正中神经支配区,超声显示颈神经根无异常。②旋前圆肌综合征:前臂近端正中神经受压,腕管超声正常。

6.超声引导下的治疗与预后评估

1)介入治疗引导:超声可精准定位注射点,避免激素误注神经内。(2)术后随访:评估腕横韧带切开是否充分,或是否存在瘢痕粘连。(3)康复监测:动态观察神经水肿消退情况,指导功能锻炼。

7.结论

高频超声以无创、便捷、低成本的特点,成为CTS诊断的首选影像学工具。它不仅能够捕捉正中神经受压的直接证据,还能鉴别病因、评估严重程度,并为治疗提供可视化引导。对于“鼠标手”高风险的办公人群,定期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干预,避免不可逆神经损伤。未来,随着超声弹性成像、人工智能辅助测量等技术的发展,CTS的诊断将迈向更高精度与个体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