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放疗皮肤护理“黄金法则”:从灼伤预防到修复

作者:李翠莲

内江市资中资州医院 肿瘤科 发布时间:2025-04-25 15:22:501008次浏览[发表证书]

放射治疗(放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放疗区域的皮肤可能出现干燥、瘙痒、红肿、脱皮,甚至溃烂等问题。

因此,科学合理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放疗皮肤护理的“黄金法则”,从预防灼伤到促进修复,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1.放疗为什么会影响皮肤?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无法增殖。然而,射线在穿透皮肤时,也会影响正常的皮肤细胞,尤其是快速增殖的基底细胞。

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皮肤可能出现以下反应:早期反应(急性期):红斑(类似晒伤),干燥、脱屑,瘙痒或灼热感,轻度水肿。中晚期反应(累积损伤):皮肤变薄、色素沉着,脱皮、渗出液,溃疡或感染

2.放疗皮肤护理的“黄金法则”

法则1:放疗前——预防胜于治疗。在放疗开始前,提前做好皮肤保护措施,能有效降低损伤风险。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无皂清洁剂,避免用力搓洗放疗区域。避免刺激物:不要使用含酒精、香精、染料的护肤品,以免加重皮肤敏感。避免摩擦和压迫: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粗糙布料摩擦皮肤。防晒:放疗后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外出时应使用物理防晒。法则2:放疗期间——温和护理,减少刺激。放疗过程中,皮肤会逐渐变得脆弱,护理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热水:洗澡时用温水(不超过40),减少热刺激。轻柔擦干皮肤:用软毛巾轻轻拍干,切勿用力擦拭。使用保湿剂:选择无添加的保湿霜,每天涂抹2~3次,保持皮肤滋润。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涂抹药膏(如激素类药膏),除非医生建议。法则3:出现皮肤反应——对症处理。如果皮肤已经出现红斑、脱皮或溃疡,需采取针对性护理。轻度红斑和干燥:继续保湿,避免抓挠,可使用芦荟凝胶(无酒精型)舒缓。脱皮和渗出:不要强行撕扯皮屑,可用生理盐水湿敷,保持创面清洁。溃疡或感染:若皮肤破损、渗液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膏或敷料。法则4:放疗后——促进修复,减少长期影响。放疗结束后的皮肤仍处于脆弱状态,需持续护理数月。继续保湿:即使皮肤表面恢复,深层损伤可能仍在修复,应长期使用温和保湿产品。避免创伤:放疗区域皮肤可能长期敏感,避免刮擦、纹身或强烈物理刺激。观察迟发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在数月后出现皮肤纤维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复诊。

3.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误区1:“放疗后皮肤越干燥越好,不能涂抹任何东西”。正确做法:干燥的皮肤更容易裂开和感染,应使用医生推荐的保湿剂,但避免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误区2:“皮肤发红发热时,可以用冰敷降温”。正确做法:冰敷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皮肤修复。建议用凉水轻轻冲洗或冷毛巾敷。误区3:“放疗后皮肤脱皮,可以自己撕掉”。正确做法:强行撕脱皮屑可能加重损伤,应让其自然脱落,或咨询医护人员处理。误区4:“放疗后皮肤变黑,需要美白产品”。正确做法:色素沉着通常是暂时的,避免使用美白产品,做好防晒即可。

4.特殊部位护理建议

不同放疗部位的皮肤护理需注意细节:(1)头颈部放疗:避免刮胡子。使用无酒精漱口水,减少口腔黏膜刺激。(2)胸部/乳房放疗:避免佩戴过紧的文胸,选择柔软无钢圈款式。放疗后1年内避免在该侧手臂抽血或测血压。(3)腹股沟/会阴部放疗:穿纯棉内裤,保持透气。便后清洁用温水冲洗,避免用力擦拭。

5.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皮肤溃烂、渗液不止。红肿、疼痛加剧,伴发热。皮疹扩散至非放疗区域。

6.总结

放疗皮肤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为主,温和修复”。通过科学的日常护理,大多数皮肤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刺激性产品。记住,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屏障,保护好它,才能更好地完成抗癌治疗。

希望这篇“黄金法则”能帮助放疗患者减轻皮肤不适,让治疗过程更加顺利。如有疑问,请随时咨询医疗团队,获得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