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得了慢阻肺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做好日常护理,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慢阻肺病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
1.生活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良好的空气质量对慢阻肺病患者至关重要。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浓度。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具有高效去除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功能的产品,为患者营造一个清洁的呼吸环境。(2)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较为适宜,这样的温度能让患者感觉舒适,减少因温度不适引发的呼吸道刺激。湿度方面,应维持在50%~60%,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变得脆弱,容易引发咳嗽、咳痰等症状;而湿度过高则可能滋生霉菌等微生物,同样不利于患者健康。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呼吸道护理
(1)有效咳嗽咳痰:慢阻肺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学会有效咳嗽咳痰有助于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可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收缩腹部,用力将痰液咳出。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先喝适量温水,稀释痰液,也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2)呼吸功能锻炼: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有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时,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腹式呼吸则是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通过膈肌的运动来增加肺通气量,提高呼吸效率。建议患者每天进行2~3组,每组10~15分钟的呼吸功能锻炼。
3.饮食调理
(1)保证营养均衡:慢阻肺病患者身体消耗较大,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它们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粗粮,既能提供能量,又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橙子、苹果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2)控制饮食量和进食速度: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呼吸功能。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吸收,还能防止因进食过快导致呛咳,引发呼吸道感染。对于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分5~6餐进食。
4.运动锻炼
(1)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比较适合的运动有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散步时,速度不宜过快,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太极拳和八段锦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篮球等,以免过度劳累,诱发呼吸困难。(2)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的体力和病情来调整。开始时,每次运动10~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片刻,必要时就医。
5.结论
慢阻肺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环境、呼吸道护理,到饮食、运动和心理等。做好这些关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好地与疾病共存。希望患者及其家属都能重视日常护理,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