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手机里的直线变“波浪”?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的5 个早期征兆

作者:李林芮

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4:10:43714次浏览[发表证书]

引言:当眼前的直线开始“扭曲”

65岁的张阿姨最近发现一件怪事:看手机时,原本笔直的消息框边缘变得弯弯曲曲,像波浪一样。起初她以为是自己老花眼加重了,但换了新眼镜后问题依旧存在。在子女的坚持下,她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一种可能导致失明的眼部疾病。

像张阿姨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AMD的患病率约为15%,而75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30%。由于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视力小偷”的5个早期征兆,帮助您和家中长辈及早发现危险信号。

1.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是视网膜中央一个仅5mm大的区域,虽然面积小,却承载着90%的视觉功能。我们能否看清细节、辨别颜色、阅读文字,全都依赖它的正常工作。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就是黄斑区因老化发生退行性改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干性AMD(占90%):进展缓慢,黄斑区逐渐萎缩。(2)湿性AMD(占10%):异常血管增生导致出血水肿,视 力急剧下降。值得警惕的是,湿性AMD虽然占比少,却造成了90%AMD致盲病例。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在2~3年内失去中心视力。

2.5个不容忽视的早期征兆

AMD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认为老花眼,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明显不同。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都应尽快就医:(1)直线变弯曲(视物变形)。典型表现:看门窗边框、瓷砖缝隙、手机表格时,直线呈现波浪状或断裂。科学原理:黄斑水肿或出血导致视网膜表面不平,光线折射异常。自测方法:使用“Amsler方格表”(一种专门检测黄斑病变的方格图),单眼观察中心点是否扭曲。(2)中央视野出现暗点。典型表现:看人时看不清鼻子眼睛,只能看到周边轮廓;阅读时总有几个字“消失”。进展特点:暗点会随时间扩大,最终形成永久性盲区。(3)颜色辨识能力下降。典型表现:难以区分深蓝/黑色、粉红/灰色;鲜艳色彩变得暗淡。特别提示:这种色觉减退与白内障不同,戴眼镜无法改善。(4)对比敏感度降低。典型表现:在光线稍暗处完全无法阅读;看不清楼梯边缘导致跌倒风险增加。危险场景:夜间起床时容易撞到家具。(5)视物大小异常。典型表现:同一物体用左右眼分别看时大小不一致(如右眼看到的手机比左眼看到的小20%)。发病机制:黄斑区肿胀或萎缩改变了视网膜成像比例。

3.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

以下因素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1)年龄:50岁后风险倍增,75岁达高峰。(2)家族史:直系亲属患病则自身风险高3~4倍。(3)吸烟: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4)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更易发病。(5)用眼习惯:长期暴露于蓝光(如手机、电脑)可能加速黄斑退化。

4.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当出现可疑症状时,眼科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无创检测黄斑水肿和出血(检查过程类似拍眼底照片)。(2)眼底荧光造影:注射造影剂观察异常血管(需过敏测试)。(3)视力表+视野检查:评估视功能受损程度。

5.现代医学如何应对?

虽然AMD无法彻底治愈,但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失明:(1)干性AMD治疗方案。营养补充:AREDS2配方(维生素C/E、锌、叶黄素等)可减缓进展。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血压、佩戴防蓝光眼镜。(2)湿性AMD治疗方案。抗VEGF注射:雷珠单抗等药物直接注射入眼,每月1次(需长期维持)(3)光动力疗法:激光封闭异常血管。治疗关键点:湿性AMD患者如果能在3个月内接受治疗,75%可维持现有视力;延误治疗则致盲率高达80%

6.日常护眼的4个黄金法则

1)饮食防御:多吃菠菜、羽衣甘蓝(富含叶黄素);每周2次深海鱼(补充ω-3)。

2)科学用眼:每看屏幕20分钟,远眺20秒;夜间使用防蓝光模式。(3)监测预警:50岁后每年查眼底;自备Amsler方格表每月检测。(4)危险规避:吸烟者立即戒烟;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

7.结语:守住人生“最珍贵的5毫米”

黄斑区虽然只有5毫米大小,却决定着我们能看清爱人脸上的皱纹、孙辈成长的瞬间、世间万千的色彩。当手机里的直线开始“跳舞”,请不要把它简单归咎于年老眼花。及时捕捉早期信号,现代医学完全有可能帮您留住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