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尿液里的健康警报:肾内科医生教你读懂小便异常

作者:江中格

江安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4:01:51904次浏览[发表证书]

每天排出的尿液,其实是身体传递健康信息的“密码本”。作为肾内科医生,在门诊中常常遇到因忽视尿液异常而延误病情的患者。读懂这些“健康警报”,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疾病,更能为早期干预争取宝贵时间。

1.尿液颜色:最直观的健康信号灯正常尿液通常呈现淡黄色、透明的状态,这主要得益于其中的尿胆原和尿色素。但当尿液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时,往往预示着健康问题。浓茶色或酱油色的尿液,可能是红细胞大量破坏引发的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乳白色尿液可能是乳糜尿,多与丝虫病、淋巴管堵塞有关;而红色尿液(血尿)最为常见也最需警惕,肉眼可见的血尿可能源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或肾小球肾炎,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镜下血尿同样不可轻视,可能是隐匿性肾病的早期信号。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利福平)或食用大量胡萝卜、甜菜根后,尿液也会变色,但这种情况通常在停药或调整饮食后恢复正常。

2.尿液气味:被忽视的健康线索

新鲜尿液具有微弱的特殊气味,主要源于尿液中挥发性的酸性物质。若尿液散发出烂苹果味,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氨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潴留,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气味刺鼻;腐臭味则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当发现尿液气味异常且无法用饮食、药物解释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3.尿液泡沫:不可小觑的肾脏“求救信号”

排尿时产生少量泡沫是正常现象,会在短时间内消散。但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且久久不散的泡沫,很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能阻挡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尿液,但当肾脏出现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此外,剧烈运动、发热、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蛋白尿,不过这种蛋白尿通常在诱因消除后会自行消失。持续存在的泡沫尿,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症状都应尽早进行尿常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肾脏损伤。

4.排尿异常:尿量与频率的背后玄机

成人正常尿量一般为每天1000~2000毫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属于多尿,可能由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少于100毫升则是无尿,这往往提示肾脏严重受损,如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也可能由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不畅。除了尿量变化,排尿频率异常同样值得关注。尿频,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除了生理性因素(如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外,还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疾病的表现;尿急、尿痛常与尿频相伴出现,多由炎症刺激引起,如膀胱炎、尿道炎。

5.发现异常怎么办?

当发现尿液出现上述异常时,不必过度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应调整生活习惯,观察尿液变化是否改善。若异常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尿常规是最基础且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能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病变;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超声检查则有助于发现结石、肿瘤、梗阻等结构性异常。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泌尿系统疾病的关键。

6.结语

尿液作为人体代谢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健康信息。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尿液的颜色、气味、泡沫及排尿情况,就能更好地捕捉身体发出的警报,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