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胃癌防治三部曲:早筛、精准手术与综合治疗

作者:段俊峰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3:47:52703次浏览[发表证书]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胃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排名第三。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然而,胃癌并非不可防治,通过科学的“早筛、精准手术与综合治疗”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第一部曲:早筛——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筛是胃癌防治的第一步,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1)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人群属于胃癌高危群体,应定期进行筛查: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癌变。②有胃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风险较高。③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如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烟熏食品摄入过多,以及新鲜蔬果摄入不足。④慢性胃病患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⑤吸烟与酗酒者:烟草和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

2)胃癌筛查的主要方法。目前,胃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①胃镜检查(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②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或粪便抗原检测判断是否感染。③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PG/PGⅡ比值降低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前病变。④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9~9等,但特异性较低,多用于辅助诊断。

2.第二部曲:精准手术——根治胃癌的核心

一旦确诊胃癌,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根治的治疗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胃癌手术已从传统的“大开腹”向微创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1)手术方式的选择。胃癌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位置:①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创伤小,恢复快。②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精度更高,适用于复杂病例。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根据肿瘤范围决定是否需切除全部或部分胃,并配合淋巴结清扫。

2)精准手术的关键技术。①术中导航技术:利用影像学引导,精确定位肿瘤边界。②荧光显影技术:帮助识别转移淋巴结,提高清扫准确性。③快速病理检测:确保切缘无癌细胞残留,降低复发风险。

3)术后康复管理。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管理同样重要:①营养支持:胃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②定期复查: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复发迹象。③精准手术的目标: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胃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第三部曲: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的保障

胃癌的治疗并非“一切了之”,尤其是中晚期患者,需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以提高疗效。

1)化疗。①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②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③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

2)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缓解晚期胃癌的疼痛、出血等症状。

3)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胃癌患者,如:HER2阳性胃癌: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VEGFR抑制剂:如雷莫芦单抗,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

4)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在部分胃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

5)多学科协作(MDT)。胃癌治疗需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最佳疗效。

综合治疗的意义:单一治疗手段难以攻克胃癌,多模式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部分晚期患者甚至可实现长期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