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公共卫生防线怎么筑?日常生活里的健康密码

作者:苏娇

南宁市良庆区银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科 发布时间:2025-04-25 11:47:26610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卫生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到日常频发的季节性流感,再到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都时刻提醒着我们公共卫生防线的重要性。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筑牢这道防线,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呢?答案就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里。

1.个人防护: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个人防护是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基础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手部卫生尤为关键。我们的双手每天会接触各种物品,从电梯按钮、手机屏幕到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这些地方都可能沾染大量病菌。研究表明,一个未清洁的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可能是马桶座圈的数倍。正确洗手能够有效清除手部90%以上的病菌,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持续搓洗至少20秒。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都要及时洗手。

除了手部卫生,呼吸道防护也不容忽视。在流感高发季节、人员密集场所,佩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正确佩戴至关重要,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70%的细菌,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能阻挡95%0.3微米以上的颗粒。佩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金属条紧贴鼻梁,避免漏气。

2.饮食安全:营养与卫生并重

饮食安全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食材的选择和储存至关重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避免购买变质、过期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应选择表面无腐烂、无虫蛀的,肉类要选择经过检疫合格的产品。储存食物时,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生肉、海鲜等应放在冰箱冷冻层,蔬菜、水果等放在冷藏层,且冷藏温度应保持在2~8,冷冻温度保持在-18℃以下。

食物的加工过程同样关键。烹饪食物时要确保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鲜。以鸡蛋为例,未煮熟的鸡蛋可能含有沙门氏菌,食用后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说,鸡蛋煮沸后再煮3~5分钟即可杀死大部分病菌。

3.环境卫生:打造健康生活空间

家庭和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菌的浓度,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同时,要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重点清洁门把手、开关、马桶座圈、水龙头等高频接触区域。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的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但要注意安全使用,含氯消毒剂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酒精使用时要远离明火,防止引发火灾。对于卫生间和厨房这两个容易滋生细菌的区域,更要加强清洁。卫生间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定期清洁马桶、地漏和下水道,防止细菌和异味滋生。

4.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内在支撑。规律作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练习等,增强肌肉力量。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能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压力。

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释放不良情绪。

5.结语

公共卫生防线的构筑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个人防护到饮食安全,从环境卫生到生活方式的调整,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些健康密码融入日常生活,我们才能真正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