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儿科常用药安全须知:家长必知的用药常识

作者:罗霞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5:29:58748次浏览[发表证书]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关切,在孩子生病时,合理用药是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无法精准描述身体感受,导致儿科用药存在诸多风险。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听力损伤的儿童高达数万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儿科常用药安全知识,对家长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儿科常用药的正确使用、禁忌事项及常见误区等内容展开科普,帮助家长提高用药安全意识,保障孩子的用药安全。

1.儿科用药的特殊性

(1)儿童生理特点对用药的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例如,婴幼儿的肝脏代谢酶活性较低,肾脏排泄功能不完善,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明显慢于成人,容易导致药物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此外,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全,一些药物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系统,可能引发惊顾、嗜睡等不良反应。(2)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性要求。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按照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精确计算。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即使患相同疾病,用药剂量也可能相差很大。随意增减剂量或按照成人剂量简单折算,都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不佳或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例如,退烧药布洛芬,若剂量不足,无法有效控制体温;剂量过大则可能引起冒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问题。

2.儿科常用药物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1)退烧药。儿童常用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具有退热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特点,但每日使用次数不宜超过4次,24小时内累计剂量不能超过规定上限,否则可能损伤肝脏。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降温作用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两次用药间隔应不少于6~8小时,且不能同时与对乙酰氨基酚服用,以免剂量过大。(2)感冒药。儿童感冒药种类繁多,家长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含有可待因、伪麻黄碱等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这些成分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在给孩子使用感冒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切勿重复使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多种药物,防止药物过量。(3)止咳化痰药。咳嗽是儿童常见症状,止咳化痰药能缓解症状,但不能随意使用。对于有痰的咳嗽,应优先选择化痰药,如氨溴索,通过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而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仅适用于无痰干咳,若用于有痰咳嗽,可能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加重病情。

3.儿科用药的常见误区

(1)“良药苦口”观念的错误应用。部分家长认为药物越苦疗效越好,强行给孩子喂药,甚至捏住鼻子灌药,这种做法存在极大风险,可能导致孩子呛咳,使药物误入气管,引发室息。实际上,现在许多儿童药物都进行了口味改良,家长可以选择儿童易于接受的剂型,如水果味的糖浆、咀嚼片等。(2)盲目相信“纯天然药物。一些家长认为“纯天然”药物无副作用,便随意给孩子使用。然而,中药、中成药也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且成分复杂部分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某些含有朱砂成分的中药,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录中毒。

4.保障儿科用药安全的建议

(1)正确储存药物。家长应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孩子误服。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大多数药物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一些生物制品,如疫苗、胰岛素等,需要冷藏保存,否则可能失效。(2)规范用药流程。给孩子用药前,家长要认真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和有效期。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给药,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案。用药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出现异常,如皮疹、呕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5.结语

儿科用药安全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家长作为儿童用药的直接执行者,掌握科学的用药常识,避免用药误区,严格规范用药行为,是保障孩子用药安全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