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昼夜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向全身,维持生命活动。如何在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精准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超声(Echo cardiography)作为一项无创、安全、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1.什么是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又称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心脏进行成像的检查方法。它通过探头向心脏发射高频声波,声波遇到心脏组织后反射回来,被探头接收并转化为图像,从而直观显示心脏的大小、结构、运动及血流情况。与X线、CT等检查不同,心脏超声无辐射,可重复进行,适用于各类人群,包括孕妇和儿童。
2.心脏超声的检查方式
根据检查需求,心脏超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这是最常用的心脏超声检查方式。医生将探头放置在患者胸前,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结构。TTE检查无创、便捷,适用于大多数心脏疾病的初步筛查,如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当经胸超声图像不清 晰或需要更精细观察心脏后部结构时,可采用TEE。检查时,医生将细长的超声探头经口腔送入食管,近距离观察心脏。由于探头更接近心脏,图像分辨率更高,但属于半侵入性检查,患者需局部麻醉。(3)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s Echo)。用于评估心脏在负荷状态下的功能变化。患者在进行运动或药物刺激后接受超声检查,观察心肌缺血、存活心肌等情况,常用于冠心病的诊断。(4)三维超声心动图(3D Echo)。传统超声提供二维图像,而三维超声能重建心脏的立体结构,更直观地显示心脏形态,尤其在心脏手术规划中具有重要价值。(5)胎儿超声心动图。专用于胎儿心脏检查,可在孕期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
3.心脏超声能查什么?
心脏超声被誉为心血管医生的“听诊器”,其临床应用广泛,主要包括:(1)评估心脏结构。心脏大小:检测心室、心房是否扩大。心肌厚度: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瓣膜功能:观察二尖瓣、主动脉瓣等是否狭窄或关闭不全。(2)测量心脏功能。射血分数(EF):反映心脏泵血能力,正常值50%~70%,低于40%提示心功能减退。舒张功能:评估心脏放松能力,用于诊断心力衰竭。(3)检测血流异常。分流性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反流或狭窄: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4)诊断心包疾病。心包积液:超声可明确积液量及是否需穿刺引流。心包增厚:提示缩窄性心包炎。(5)指导治疗与手术。术前评估:如瓣膜手术前精确测量瓣环大小。术中监测:在心脏手术中实时引导。术后随访:评估人工瓣膜功能、术后恢复情况。
4.心脏超声的优势
(1)无创无辐射:适合反复检查,孕妇、儿童均可安全使用。(2)实时动态成像:可观察心脏跳动、血流变化,优于静态影像(如CT)。(3)经济便捷:检查费用较低,多数医院均可开展。(4)高分辨率:现代超声设备可清晰显示毫米级结构。
5.哪些人需要做心脏超声?
有心脏病症状者:如胸闷、气短、心悸、下肢水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糖尿病易引发心肌病变。中老年体检:筛查潜在心脏疾病。心脏病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运动员或高强度训练者:排除肥厚型心肌病 等猝死风险因素。
6.检查注意事项
经胸超声(TTE):无需特殊准备,穿着宽松衣物即可。经食管超声(TEE):需空腹4~6小时,检查后2小时禁食以防误吸。负荷超声:部分患者可能因运动或药物诱发心绞痛,需医生监护。
7.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心脏超声正向更高清、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AI)辅助分析:自动测量心功能,减少人为误差。便携式超声:手持设备使床旁检查更便捷,尤其适用于急诊。超声造影技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心肌显像,提高诊断准确性。
8.结语
心脏超声以其无创、安全、高效的特点,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它如同一位无声的“侦探”,帮助医生看清心脏的每一个细节,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常规体检还是复杂心脏病评估,心脏超声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您有心脏不适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让您的“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