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当身边有人突然癫痫发作时,正确的急救处理不仅能减少患者伤害,甚至能挽救生命。然而,由于缺乏正确认知,很多人在面对癫痫发作时手足无措,甚至因错误操作造成严重后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癫痫发作时的正确急救处理方法。
1.癫痫发作前的准备
尽管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能出现预兆性体验,如幻听、幻视或肢体感觉异常等前驱症状。若患者自身能感知到此类预警信号,应立即采取保护性措施,选择安全地点坐卧,以规避因发作而可能导致的跌倒损伤风险。
对于患者的家庭成员或看护者而言,日常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发作模式与先兆表现,并在居家环境及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在床侧设置防护栏,降低患者发作时坠床的可能性;在浴室等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以减少滑倒风险。
2.癫痫发作时的急救处理
(1)确保环境安全。在处理癫痫患者抽搐时,首要任务是即刻清除患者周边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包括锐器、热水容器、家具等,以减少患者在抽搐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若患者位于马路、楼梯等高风险区域,应在确保救助者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平稳的地点,例如道路旁、开阔的草地等。
(2)帮助患者体位调整。侧卧位是患者抽搐时的理想体位,有助于口腔分泌物顺畅排出,防止呼吸道阻塞。若患者已处于地面平躺状态,不应强行改变其体位。可调整患者头部向一侧,并垫起其一侧手臂于头部下方,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3)避免强行按压患者。面对患者抽搐,部分人会不自觉地按压患者四肢,试图制止抽搐。而,种做法是错误的。在癫痫发作期间,患者肌肉处于剧烈收缩状态,强行按压不仅无法阻止抽搐,反而可能引发骨折或关节脱位。因此,应确保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然结束发作。
(4)不要往患者口中塞东西。过去人们常认为癫痫发作时往患者口中塞筷子、勺子等物品,能防止患者咬舌。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会损伤患者的牙齿、口腔黏膜,甚至造成窒息。患者在发作时咬舌的情况并不常见,即使出现轻微咬舌,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相比之下,往口中塞东西带来的风险更大。
(5)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在患者发作过程中,要记录发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观察患者的具体症状,如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是否有呕吐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可以使用手机计时和录像,但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将视频随意传播。
(6)呼叫急救。如果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短时间内多次发作,又或者患者发作结束后意识没有恢复,出现呼吸困难、外伤出血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不要离开患者,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3.癫痫发作后的处理
(1)保障患者充分休养。患者于发作恢复期常感极度倦怠,可能陷入昏睡或意识不清的状态。应确保患者原地安静休息,避免急于唤醒或移动患者,直至其自然苏醒。
(2)实施心理干预。患者意识恢复后,可能对发作经历产生恐惧、焦虑及尴尬情绪。此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支持,解释此为常见反应,无需过度忧虑。
(3)进行身体评估。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外伤,如擦伤、撞击伤或出血等情况。对于轻微擦伤,应用清水清洗并涂抹碘伏消毒;若伤口较大或出血量多,应使用干净的布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癫痫发作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