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增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以及一些特殊类型。急性胃炎的病因可由进食过冷、过热或过于粗糙的食物、饮料、刺激性调味品、特殊类型药物等引起。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此外全身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现已经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所以有人将其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炎的早期症状中,食欲减退、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炎早期信号。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炎的早期症状,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状,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可以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由特殊病因引起的胃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胃炎、腐蚀性胃炎、克罗恩病、慢性肥厚性胃炎等。
看一看胃炎的临床表现吧!首先急性胃炎常表现为胃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出血呕血、黑便;其次慢性胃炎常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部分患者常无明显症状,与内镜下病变程度无相关性。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伴有贫血、消瘦、舌炎等;若伴有黏膜糜烂,可出现粪便潜血实验阳性,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若同时伴有胆汁反流,会出现恶心、呕吐胆汁;若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可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自觉有反流物从胸骨下向上涌动。感染性胃炎多继发于全身系统的感染,或发生在器官移植、肿瘤晚期化疗、艾滋病等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以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哮喘、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多系统性血管炎,可表现有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肥厚性胃炎患者常有长期上腹痛、食欲不振、呕吐,体重减轻伴糜烂者可出血。大量血浆蛋白自巨大肥厚的胃黏膜漏至胃肠道而丢失,可导致血中蛋白含量下降,出现水肿和腹水;克罗恩病为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及邻近结肠,常呈节段分布。一般认为本病属自身免疫病,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泻;慢性肥厚性胃炎可能是急性胃炎反复发作,最后可以转变而来。也可能与不适当的饮食因素有关,如长时期不良饮食习惯,进食过快、食无定时、暴饮暴食、食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腐败、不清洁的食物,大多数病人常无临床症状表现,有时会伴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
以下人群常为胃炎好发: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吃过热、过冷或过于粗糙的食物者;全身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者;免疫功能异常者。
无论哪种胃炎需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同时对症治疗。对于无症状非萎缩性胃炎可不做任何处理。慢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患者,需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就需要积极的采用四联两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其次,要尽量停止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要调整饮食结构,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怀疑有癌变的患者应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并及时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胃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还是要注重日常保健。
首先需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检查和复查,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或其它相关胃部疾患的主要原因,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可起到预防或治疗胃炎的效果;另外需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饮食要规律;不要熬夜、久坐,要适当配合一些运动,注意调控个人情绪;吃新鲜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