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脑海里的橡皮擦”——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何凌霜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发布时间:2024-12-20 16:00:171217次浏览[发表证书]

您是否注意到,身边的长辈开始忘记关火、认不出亲人,甚至在家附近迷路?他们的记忆仿佛被橡皮擦悄然抹去,生活也逐渐陷入迷茫和混乱之中,这些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

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该病起病隐匿,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和磷酸Tau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萎缩,从而出现认知障碍和痴呆。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AD患者约983万人。

2.哪些因素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1)遗传因素​。与AD发病相关的基因包括致病基因和风险基因。致病基因主要包括:21号染色体的APP基因;14号染色体的早老蛋白1presenilin1PS1)基因;1号染色体的早老蛋白2presenilin2PS2)基因,这些致病基因能增加Aβ的生成;约有不到5%AD患者为APPPS1PS2基因阳性。19号染色体的ApoEε4等位基因是AD最主要和最明确的遗传危险因素,被认为与晚发型或散发性AD发病有关,可使AD的发病风险增加、发病年龄提前。

2)年龄因素​。年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世界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60岁以后,AD的发病率每十年会增加1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0%-30%。这种年龄相关性主要源于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累积以及蛋白质稳态失衡(如Aβ42清除效率降低)等病理生理改变。

3)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高脂和高盐饮食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都是AD的危险因素。缺乏运动与患病风险增加相关,而规律运动能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刺激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吸烟会引起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同时诱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害神经元功能。

4)其他因素。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会通过影响血管功能而增加AD发病风险。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病变,影响脑血流灌注和代谢废物清除,造成神经元缺氧和营养缺乏。

3.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1)记忆障碍。记忆损害是AD最早出现的核心症状,尤以近期记忆减退为著。患者常表现为刚发生的事转眼即忘,反复询问相同问题。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也逐渐受累,最终连亲人面貌和重要生活事件都无法记起。

2)语言障碍。患者逐渐出现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表现为找词困难、重复使用简单词汇、用泛指词(如“那个东西”)替代具体名称,严重者可完全丧失语言交流能力。

3)定向力障碍。AD患者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定向能力逐步丧失,可能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在熟悉环境中迷路,甚至无法辨认亲近家人等情况。

4)判断力下降。患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明显受损,表现为轻信陌生人、乱购物、吃不新鲜食物等不符合常理的行为。

5)性格改变和精神行为症状。AD患者常出现显著的性格改变和精神行为异常,原本温和的人可能变得易怒、多疑或淡漠。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焦虑、抑郁以及攻击行为等症状。

4.目前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是轻中度AD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降解来改善认知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适用于中重度AD患者,可减轻谷氨酸兴奋毒性,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对记忆、思维和语言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有认知训练、认知康复、音乐治疗、运动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或维持最佳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情绪和认知功能等。

重要提醒: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若发现家中老人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记忆门诊就诊。记住,健忘不等于正常衰老,阿尔茨海默病是需要专业诊治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