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常见的子宫内膜增厚,你知道多少?

作者:黄玲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 妇科发布时间:2024-12-20 14:03:401548次浏览[发表证书]

子宫是女性孕育生命的“摇篮”,子宫内膜会随月经周期变化。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时,不少女性会紧张:这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信号?下面为你介绍常见的子宫内膜增厚情况。

1.认识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会随女性性激素波动呈周期性变化:

1)月经期(第1-5天):雌、孕激素降低,增厚内膜脱落形成经血排出。

2)增生期(第6-14天):雌激素升高,内膜从5mm增厚至810mm

3)分泌期(第15-28天):排卵后孕激素升高,内膜增厚至1016mm,为迎接受精卵做准备。

正常育龄期女性内膜厚度波动大,月经刚结束时薄至34mm,排卵前后可达16mm;绝经后因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厚度通常小于5mm

2.生理性增厚

以下情况属于正常反应:

1)月经周期中的增生:每月卵泡发育时,卵巢分泌雌激素促使内膜生长,排卵前增厚等待受精卵着床,若未怀孕,增厚内膜会在月经来潮时脱落。

2)怀孕早期的增生: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密度升高、组织疏松,为胚胎发育提供条件。

3.病理性增厚

当内膜厚度超出正常范围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可能存在以下疾病:

1)雌激素失衡

①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卵泡无法正常排出,雌激素持续刺激内膜,约30%患者存在内膜增生,长期可能发展为单纯性增生甚至癌变。②肥胖与雌激素蓄积。脂肪细胞可以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体质量指数超过28kg/m2的女性内膜增厚风险比正常体重者更高,大约高2-3倍。③外源性雌激素暴露。长时间单独使用雌激素类保健药品或者是含有雌激素的护肤品,都可能对体内激素平衡造成破坏。

2)子宫内膜增生

①单纯性增生。单纯性增生是腺体结构正常,细胞没有异型性,癌变风险小于5%。②复杂性增生。复杂性增生是腺体排列紊乱,没有细胞异型性,癌变风险大约为3%。③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腺体结构复杂,细胞出现异型性,属于癌前病变,10年内癌变率可以达25%

3)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由局部内膜过度增生形成,大约25%的息肉患者会出现内膜弥漫性增生,而且常伴随经间期出血或者是月经量增多现象。②粘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向宫腔内生长的肌瘤,会直接占据宫内空间,导致内膜厚度测量出现异常,大约有15%的黏膜下肌瘤患者超声显示内膜增厚。

4)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的典型表现就是内膜异常增厚。有数据显示,90%的内膜癌患者存在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症状,其中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大约有70%。当超声发现绝经后内膜厚度超过5mm,且伴随出血症状的时候,需要立即进行病理检查。

5)其他诱因

①慢性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会导致内膜充血水肿,厚度增加12mm。②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内膜增厚风险会升高45倍。③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间接导致内膜增生。

4.发现增厚后该如何正确处理?

1)不同人群的处理原则

育龄期女性排卵之前的内膜厚度超过16mm,没有异常的出血症状,月经干净后的35天内复查超声。

育龄期任何时期出现内膜增厚,且没有异常出血的时候,要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和宫腔镜检查。

绝经后的女性内膜厚度超过5mm,如无明显症状,需综合评估有无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无孕激素保护的激素替代治疗、长期口服他莫昔芬、绝经年龄晚(>55岁)、Lynch综合征等,三个月后进行复查,仍增厚则进行宫腔镜检查。

绝经后的女性内膜厚度超过5mm,且伴随有异常出血症状,要立即进行宫腔镜检查。

2)病理检查

①诊断性刮宫:刮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传统确诊方法。②宫腔镜下活检:在直视下定位异常区域取材,诊断准确率比盲刮高30%。③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该方法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适合初步筛查。

3)治疗方案

①生理性增厚: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②雌激素相关增厚:口服孕激素调节,如黄体酮、地屈孕酮等。③内膜息肉/肌瘤:通过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或肌瘤电切术进行治疗。④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首选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其次为使用孕激素治疗,每半年复查宫腔镜行子宫内膜活检,如内膜逆转连续两次阴性后改超声随访。⑤非典型增生:首选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宫内放置曼月乐,内膜逆转后尽快生育,完成生育后再行全子宫切除。⑥子宫内膜癌:根据分期进行治疗方法选择。

总之,子宫内膜增厚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女性应重视,及时检查排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