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引起的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海鲜(如沙丁鱼、贝类等)富含嘌呤,摄入后会在体内分解产生大量尿酸,易诱发痛风发作。而啤酒不仅含有嘌呤,还会促进体内乳酸生成,抑制尿酸排泄,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痛风患者应减少高嘌呤食物和饮品的摄入,特别是海鲜和啤酒,以帮助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复发作。合理饮食是痛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海鲜嘌呤含量高
痛风是因为血液中尿酸增高导致的疾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平时吃的东西里就可能含有令尿酸升高的成分,“嘌呤”。嘌呤在人体内分解会变成尿酸,如果吃了太多,尿酸水平升高,会在关节中形成结晶,从而导致剧痛。海鲜属于嘌呤含量较高的一类食物,特别是沙丁鱼、凤尾鱼、贝类、虾等,这些海鲜在人体内分解会产生大量嘌呤。因而,如果痛风患者经常食用这些海鲜,体内就会产生很多尿酸,很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痛风。有时,一顿海鲜火锅饭,第二天关节就开始肿痛。对痛风患者来说,少吃海鲜很重要。需要注意,这种少吃并不代表一点都不能吃,少吃是在科学的膳食指导之下进行的,不要把海鲜当成美食佳肴,只要控制好用量,少吃鲜美的海鲜,吃的话也不是不行。
2.啤酒含嘌呤物质
不少人都爱喝啤酒,夏日聚餐饮用,甚至经常在酒吧里喝上一杯冰凉的啤酒,其乐无穷。但此美景却不属于痛风患者。痛风是因血尿酸增高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因啤酒中含有较丰富的嘌呤,其中的啤酒酵母也是嘌呤含量较高的物质,嘌呤代谢后形成的尿酸增加,从而导致体内血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中引起关节痛,这就是痛风发生的主要因素。痛风患者饮酒,特别是喝啤酒会升高体内血尿酸水平,不但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也会使痛风发作更加严重。因为啤酒酒精虽然少,但却影响到肾脏将尿酸排泄的正常功能,阻碍肾脏将尿酸排泄出体外,即使在啤酒中不含有酒精的啤酒,仍然可能含有嘌呤成分,因此建议痛风患者最好不要饮用啤酒。其实人们也有误解,认为偶尔喝几杯啤酒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认为痛风患者不会醉,但有些人由于是痛风病人,酒精代谢正常,却会对关节产生强烈刺激,引起关节剧烈疼痛,即便是小酌,偶尔饮酒也会发作痛风的。若想尿酸控制,痛风少发,建议痛风病人应戒啤酒,多饮水、少饮酒,以白开水、淡茶饮用为宜。
3.增加尿酸生成
体内过量的嘌呤产生尿酸,而过多的尿酸就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身体中的嘌呤,有自身的新陈代谢,也有食物中的嘌呤。海鲜、啤酒中嘌呤的含量都很高,这些食物被人们进食之后,体内的嘌呤含量就会得到快速转化,大量嘌呤转化为尿酸,在体内快速积累,让血中尿酸含量增高,如果人体中的尿酸含量高于正常值的两倍以上,血中的尿酸又无法及时排出,就容易造成尿酸在关节等部位发生结晶反应,因而导致关节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而痛风的患者在正常情况下,其自身的尿酸排放能力可能就较弱,再加上饮食中的嘌呤含量过高,尿酸就会相应随之升高,这就大大提高了人体中的尿酸含量,海鲜啤酒也“火上浇油”,让痛风发作的可能增加。患者如果想要减轻病情,降低发病的可能性,就要减少饮食中的嘌呤含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对痛风的治疗很有益处。
4.抑制尿酸排泄
在痛风患者身上,根本原因是其体内尿酸过高,而尿酸的多少除了取决于它产生多少外,还会与排出是否通畅密切相关。平时尿酸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所以,如果排泄不通畅,尿酸在体内积存就会发生痛风。一些人也许不知,喝啤酒同样会影响到尿酸的排泄。啤酒里的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而乳酸和尿酸“抢占通道”,使得尿酸在肾脏排出体外变得更加困难。这就好比是酒精在尿酸排出的路面上“设置了障碍”。并且,一些海鲜不仅嘌呤含量较高,而且可能同时含有降低肾脏代谢的物质,会间接降低尿酸的排泄率。所以,从痛风患者自身考虑,平素的排尿酸能力本来就不强,再吃喝这些食物、饮料无疑雪上加霜,所以,应该减少海鲜和啤酒等食物、饮料的摄入,一个是为了少吃生成的尿酸,一个则是少挡住排泄出的“尿酸”。所以,要想控制好痛风,既要从根源上减少尿酸的生成,也要注意排泄通畅,这样,才能降低发作、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