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如何确保医院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作者:赵林明

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2-20 11:32:051550次浏览[发表证书]

医院司法鉴定机构在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以及法医精神病鉴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行政管理必须严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不仅关乎鉴定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更关系到医患双方以及涉及法医精神病鉴定案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以及整个医疗与司法相关行业的法治秩序。

1.法律法规基础的明确与掌握

1)法律法规体系的梳理。医院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管理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包括《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它详细规定了司法鉴定的程序要求,从鉴定的委托与受理、鉴定的实施到鉴定文书的出具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而言,还需遵循《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等专门性法规。

2)及时更新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变化,相关的鉴定标准和程序可能会有所调整。在法医精神病鉴定方面,随着对精神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司法对精神病人权益保护要求的变化,其鉴定的标准和相关程序也在不断发展。医院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关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部门发布的新规定、新解释等。

2.人员管理与资质审核

1)鉴定人员资质的严格审核。对于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人员,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资质审核。这包括审核鉴定人员的专业学历背景,例如,从事医疗损害鉴定的人员应当具备医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具有相应的学位证书;而从事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人员,除了具备医学背景(尤其是精神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法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审核鉴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确保其通过了国家统一的司法鉴定人资格考试,并且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人员,可能还需要满足特定的培训和实践要求才能获得相应的鉴定资质。

2)职业道德与纪律管理。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监督机制,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课程、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鉴定人员深刻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法医精神病鉴定中,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因为鉴定结果可能会对精神病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

3.鉴定流程的依法管理

1)委托与受理环节的管理。当收到鉴定委托时,要按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要求,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查。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委托,除了审查委托的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本机构的业务范围,委托材料是否齐全等常规内容外,还需要特别关注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特殊材料,如被鉴定人的病历中精神科诊疗记录、家族精神病史等资料是否完备。如果委托不符合要求,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补充材料或者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同时,要记录委托与受理的全过程,包括委托时间、委托人信息、受理情况等,以备后续查阅和监督。

2)鉴定实施过程的监督。在鉴定实施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要监督鉴定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要确保鉴定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鉴定方法,并且在鉴定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法医精神病鉴定中,这意味着鉴定人员要运用专业的精神医学评估方法,如精神检查、心理测验等,并结合相关法律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4.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1)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建立内部投诉处理机制,当机构内部人员发现鉴定工作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内部投诉渠道进行反映。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工作,内部监督应更加注重对鉴定过程中精神疾病诊断依据、鉴定标准适用等方面的检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外部监督的配合与接受。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督,接受司法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等的监督检查。同时,要重视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在法医精神病鉴定方面,由于涉及公众对精神病人权益保护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更要积极回应社会监督,提高鉴定工作的透明度。

确保医院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任务,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保障医院司法鉴定机构的合法、规范、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