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大多数疾病的开始,都与口腔健康不佳有关系。大多数儿童日常喜欢吃甜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漱口的习惯,这就导致了龋病的发生,继而出现牙齿严重缺损,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还影响儿童的口腔美观度。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病的发生。那么,什么是龋病呢?造成龋病的病因是什么?龋病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听我们娓娓道来。
所谓龋病,其实就是蛀牙,或者叫虫牙,属于一种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放任不管,就容易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发展成颌骨炎症等。龋病的特点就是高发病率,且分布广泛,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我国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近几年的患龋率居高不下,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乳牙患龋率:3岁年龄组50.8%,4岁年龄组63.6%,5岁年龄组71.9%,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38.5%,所以说儿童龋病的预防,刻不容缓!
那么,龋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龋病的产生原因。⑴细菌。致龋细菌种类很多,现代研究证实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这种黏合物叫牙菌斑或菌斑,是龋病的发病基础。它可以作用于牙齿表面,导致牙体组织脱矿,最后形成龋洞。⑵口腔环境:引起龋病主要因素是经常吃某些食物和唾液成分的改变。可引起口腔环境变化的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这种物质与菌质形成有很大关系,并且也是给口腔当中的菌斑中的各种细菌提供生长养分的一种主要物质。正常情况下,唾液本身具有抑制口腔内的病菌、机械清洗牙齿、抗酸、抗溶等多种作用。而唾液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龋病。临床上,颌面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儿,其涎腺被破坏,会出现口腔内多数牙龋坏的情况。⑶宿主本身体质因素:牙齿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矿化程度等因素,与牙齿发生龋齿同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本身属于先天性牙齿矿化不良或者排列不整齐,就比较容易患龋病。⑷时间。龋病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从龋病初期发展至龋洞,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便宿主因素、口腔环境以及细菌因素都满足条件,都不可能立即产生龋病。
了解完龋病的致病因素后,那么如何在儿童中做好龋病的预防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预防事情:⑴让家长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儿童龋病的患病与其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有关,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有密切关系!⑵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牙线使用方法。家长应督促儿童养成刷牙和使用牙线的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方法。适合儿童的刷牙方法有擦洗法、圆弧法和巴斯法等刷牙方法。在儿童未掌握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方法时,家长要帮助年龄小的儿童刷牙和使用牙线,家长需要陪伴和监督年龄大的儿童刷牙和使用牙线⑶饮食管理。要吃健康食物,少吃甜食,减少进食的次数,因为吃零食的次数多,容易得龋齿。⑷定期口腔检查。乳牙易患龋,即使修复后,继发龋的发生亦比恒牙多见。当儿童接受一阶段的治疗、预防后,家长应明确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接受防治措施。⑸龋病活跃性的检测。龋病活跃性的检测结果能反映机体龋坏程度的现状预测龋病进展的状况。依据检测结果,获知机体龋病活跃性的强弱,从而制定口腔卫生保健的指导计划,在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定期检查间隔的时间和要求。⑹氟化物的应用:氟化物涂布于牙面,因其能增强牙质的抗酸度,对龋损的再矿化有促进作用,又因其抑制细菌及酶的作用,能抑制口腔内的细菌产酸,从而降低儿童的患龋机率。建议儿童每年涂2-4次氟化物。⑺窝沟封闭的应用。对乳磨牙、恒磨牙的窝沟等易患龋的部位用封闭剂予以封闭能起到较好的防龋作用。建议对3-5的儿童进行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对6-12岁的儿童进行前磨牙和磨牙的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