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不适症状,这部分人可能是青少年儿童、也可能是久坐的办公族、热爱运动的中青年,也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围绝经期的女性。
症状可能是隐隐作痛的酸胀,也可能是剧烈的刺痛,从腰部放射至腿部,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行走和工作效率。大部分腰腿痛的患者不能准确的疼痛的起因、持续的时间,也不知道该怎样明确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在反复的疼痛中困惑焦虑。其实现代医学影像学,尤其是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在帮助医生判断腰腿痛病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腰腿痛为何如此常见又难以定位?
腰腿痛背后的病因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骨骼、肌肉、神经的问题,也可能与内脏器官、感染、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等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腰椎骨折、骶髂关节炎,甚至还有肾结石、盆腔炎、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等疾病也可能表现为腰腿痛。
2.CT检查能看出什么?有哪些优势?
CT是一种利用X线的断层成像的检查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辐射性,但随着扫描技术的进步和先进防护装置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大可不必因为恐惧辐射而对CT检查避之不及。
3.MRI检查能做什么?与CT有何区别影像?
MRI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极高,尤其擅长显示椎间盘、神经、肌肉、韧带等结构。相比CT,MRI在软组织成像上更具优势,能准确评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它对早期病变更敏感,能发现CT难以察觉的微小损伤,尤其适合需多次检查的慢性病患者。同时,MRI在脊髓和神经成像方面远胜CT,有助于判断神经受压和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变,能够准确的诊断周围韧带结构的异常,识别CT难以发现的椎小关节滑膜炎、终板炎、合并骨质水肿易引起疼痛的许氏结节。由于该检查没有辐射,可以用于育龄期女性、孕产妇及儿童。
4.常见腰腿痛相关疾病,CT和MRI如何帮忙诊断?
腰腿痛常见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椎体压缩骨折等。腰椎间盘突出多见于中青年,压迫神经根可致坐骨神经痛、腿麻或无力,CT能定位突出部位、筛查骨质结构的异常,如峡部裂、骨折、韧带肥厚钙化等,MRI则更清晰评估神经受压情况、感染性病变。腰椎管狭窄多见中老年人,久站久走后腿酸无力,蹲下或坐下缓解,CT可显示椎管狭窄程度,MRI则可判断神经压迫程度。
其他引起腰背痛的疾病还包括骶髂关节病变、肿瘤感染、内脏牵涉痛等。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累及骶髂关节,CT显示骨质破坏,MRI则能早期发现关节炎性改变。此外,肾结石、腹主动脉瘤及盆腔肿瘤等也可牵涉引起腰痛,腹部CT或MRI有助明确诊断。
5.CT和MRI检查前后要注意什么?
CT和MRI检查一般不需特殊准备,但如果需要使用造影剂(增强CT或增强MRI),需要评估肾功能、排除过敏史。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配合,避免移动影响成像质量。检查后如无特殊不适可立即恢复正常生活。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CT辐射量相较MRI较高,但在医生合理评估下,带来的诊断收益远高于其风险,尤其在一次性检查中对人体的影响较小。MRI在多个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很多情况下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6.合理借助影像,走出腰腿痛困境
腰腿痛虽常见,但其背后隐藏的病因却不容忽视。科学就诊、理性选择影像检查,能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病因,避免盲目治疗和病情延误。CT和MRI作为高效、直观的影像工具,在腰腿痛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患者和医生破解“疼痛谜题”的利器。
下一次当你或家人再次被腰腿痛困扰、久治无果时,不妨听从医生建议,通过一张CT片或MRI扫描,找出问题根源,为健康解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