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医疗设备管理:守护健康的幕后“大管家”

作者:吴秋艳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16:50:08918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医院里,我们常常关注医生精湛的医术和护士贴心的照顾,却容易忽略那些默默发挥关键作用的医疗设备。而医疗设备管理,就如同守护健康的幕后“大管家”,对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医疗质量、维护患者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简单的体温计、血压计到复杂的CTMRI设备,能为医生提供准确诊断信息,助力治疗疾病。但设备若运行异常、精准度偏差,会影响诊断与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意义重大,能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合理规划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和更新,可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率,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作用,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环节

1)采购环节。采购是医疗设备管理首要环节。采购前,医院要充分评估需求、论证申请。临床科室依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说明设备功能、性能、数量等。设备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发展规划、资金状况等综合评估。选择供应商要严格筛选,考察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通过招标、谈判等,以合理价格购优质设备。采购合同要明确设备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售后服务条款等,保障医院权益。

2)验收环节。设备到货后必须验收。验收团队由设备管理、临床使用、财务、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先查外包装及设备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合同相符,接着安装调试,检测各项性能指标,确保能正常运行并达技术要求。同时验收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如说明书等。只有验收合格且经厂家培训的设备,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3)使用环节。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是发挥其功效的关键。医院对设备操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让其熟悉性能、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操作人员须经严格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独立操作。使用时要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损坏设备或影响诊疗。此外,医院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时间、人员、运行状况等信息。这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4)维护保养环节。定期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管理部门会依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环境等因素,制定详尽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周期与内容。保养工作涵盖日常、一级、二级保养。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及时排除小故障。一级保养每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由维修与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全面检查、清洁、调整设备并更换易损件。二级保养通常每年或数年进行一次,对设备核心部件和关键性能指标全面检修维护。

5)报废环节。当医疗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技术落后、损坏无法修复等原因,不再适合继续使用时,就需要进行报废处理。医院会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报废评估。由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组成评估小组,对设备的技术状态、经济价值等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报废条件。

对于确定报废的设备,要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要做好设备报废的账目处理,确保医院资产的准确核算。

3.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日益复杂和先进,这给医疗设备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快,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知识,才能做好设备的采购、维护等工作。而且,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其操作和维护方法差异较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为应对这些挑战,医院要加强设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医疗设备管理作为守护健康的幕后“大管家”,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让医疗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